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3年09月04日
头版
01

用知识武装头脑 争做智力型工人

陕汽设备处青工纷纷跳入“学海”

本报讯 在陕西汽车制造总厂设备处,当下青工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不是“下海”挣钱,也不是怎样搞第二职业,而是怎样自学,如何尽快精通一两门技术。据统计,该处有35岁以下青工160人,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都在自学,并且有的人已学有所成。他们的共识是,掌握更多的技能,做智力型工人。

该设备处主要负责全厂的设备维修,由于零活多,加工难度大,因此要求工人的技术水平也高。在这里,学技术,钻业务早已成为老传统。原来只有中专学历的史智勇,通过刻苦自学,不但拿下了大学文凭,而且学用结合搞出了厂里急需的数控铣床,为厂里节省了外汇,被晋升为工程师,成为厂里的专门人才。王启鹏等4名工人,立足岗位,钻研技术,以精湛的加工技艺,被聘为工人技师。这些人自学成才的事迹成为全处的美谈。

近几年,随着老职工减少,青年职工的增多,为不使一线技术工人出现断层,让青年们继承和发扬学技术的好传统,该处领导一方面积极倡导大家学技术,用工人技师成才的事迹教育青年工人,并为参加自学者提供方便。如,尽量不安排他们加班,不占用学习时间。另一方面采取一些有效措施调动青工钻业务、学技术的积极性。如,总厂给该处5%的奖励性晋级指标,处领导把名额全给了技术尖子和一线青年技术骨干。在平时,谁的技术好,谁干活快,谁挣的工时多,收入也高,而技术差点的不但活干得慢,得工时少,出了废品还要被罚款,甚至被降级。这一切使青工们意识到,现在做智力型工人才吃得香,不学习,不掌握一两门过硬的技术,不但挣钱少,更不会有什么前途。因此许多人纷纷捧起了书本,开始了在自学成才道路上艰难的跋涉。

(高鸣)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