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请为职工排忧解难
朱奋清
贵报6月12日第三版刊登的《谁来为我们减轻负担——亏损企业职工的呐喊》一文写得好,反映了亏损企业职工的真实生活状况,希望贵报以后多登这样的文章。
亏损企业职工负担沉重,首要的原因当属企业亏损,职工收入水平低下。但也不能排除有些企业片面强调后勤部门走向市场、由福利型向经营型转化而加重了职工负担。可见,彻底转换经营机制,尽快扭亏为盈,才是减轻亏损企业职工负担的抽薪之举。至于发挥企业后勤部门的服务功能和福利性质,为职工排忧解难,减轻负担,就只能算是扬汤止沸了。眼下,我国企业改革步履维艰,扭亏为盈困难重重,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奏效。对于亟待摆脱沉重负担的职工来说,抽薪之举可谓紧病遇上了慢郎中,远水解不了近渴。虽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来得完全彻底,但却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可称得上一用见效的“速效救心丸”。
随着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相当一部分企业开始把后勤部门推向了市场,提出了由福利型向经营型转化、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化的新思路。这本来是继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的一条新路子,但有些亏损企业不顾自身情况和职工收入水平,片面强调后勤部门的经营性,把职工食堂、职工医院、托儿所、澡堂、菜店等等统统变成了经营实体,甚至对其实行承包经营,还要上缴利润,一下子就把几十年来为企业职工提供优惠服务和福利保障的后勤部门变成赚职工钱的盈利单位。这些单位转而埋头于赚钱,忽视甚至放弃了自身的作用。有的还扩大收费范围,搭车涨价,根本不考虑企业自身的实际和职工承受能力,以至造成了职工吃不起职工食堂、住不起职工医院等现象。这种企业福利大涨价,使得那些由于企业亏损和粮油等生活品涨价而负担加重的职工雪上加霜,苦不堪言。
毫无疑问,亏损企业的出路最终取决于职工。如果职工被沉重的负担压垮了,那等待亏损企业的就只有死路一条。从这个意义上说来,如果亏损企业一味采取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手段来加重职工负担,那就无异于拉紧套在自已脖子上的绞索而自取灭亡。对于亏损企业来说,减轻职工负担就等于拯救企业,起码是在为扭亏为盈积累力量,准备条件。试想一个长期收入低下而又被企业各种收费弄得难以招架的亏损企业职工,何以充满信心去振兴企业?
在目前扭亏为盈尚待努力的非常时期,亏损企业应和职工同舟共济,相濡以沫,共渡难关。企业可以通过发挥后勤部门的福利保障作用来减轻职工负担,为职工排忧解难。对于实行经营的后勤部门,应限定收费范围和利润额,不能放开手脚,让其大赚职工的钱,特别是一些重点面向企业内部职工服务的部门更应如此。在收费上,应实行内外有别的价格,不能让职工丧失福利方面的优惠和保障。对一些确有困难的职工,应制定减免政策。总之,亏损企业暂时无力增加职工收入,但可以通过对企业后勤部门的管理来减少职工支出,减轻职工负担,休养生息,以待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