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主席胳膊朝“外”拐
冯西海
咸阳市饮食服务公司工会主席程家和脾气倔得出名,他的处事原则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最“恨”程主席的,要数他的老伴王爱芳。“我和这个死人结婚30年,一点福没享上不说,反而带灾不少。”原来,王爱芳自从和老程结秦晋之后,一直在国棉七厂织布车间干值车工。1984年,程家和任咸阳市二商局工会主席时,王爱芳估摸自己丈夫好赖是个“官”,凭面子把自己从纺织厂调进下属的一个旅社,干个看大门、扫扫地、提提水的轻松活儿不成问题。于是,白天人前身后唠叨,晚上耳鬓厮磨吹“枕边风”,软缠硬磨了3年1095天,硬是没打动程主席的心。直到1987年,程家和调进市饮食服务公司任职后,她又萌生了调进饮食系统的念头。谁知程主席脖子一梗说:“不行。如果把你调进去,我以后说话没人听、做事没人跟咋办?”王爱芳看到调动之事又一次走“麦城”,气得脸色煞白,却无可奈何。1988年,她办了病退。
如果说对老伴应了“无毒不丈夫”的话,对于另外一些亲戚,程主席则显得不尽“情理”。程家和的哥哥去世早,丢下的一个独苗儿闺女靠他养活。对于膝下只有一个儿子的程主席老俩口来说,这个宝贝女子如掌上明珠。侄女长大后在七厂干临时工。十年前,程主席搬家时,这位侄女想让叔叔把七厂的老房让给自己借住。要知道,当时七厂正式工住房紧张,更何况一个临时工。再说,按程主席当时的职务和工龄,七厂的老房和乐育路的新房面积加起来,比规定应住房面积仅超2平方米。怎耐程主席认准“党性高于亲情”一个死理,积极响应《中共中央给党员的一封公开信》号召,带头交出房子钥匙。
那么,程主席真是胳膊老往外拐的人吗?在咸阳市饮食服务公司这个大“家”里,程家和的所作所为与生活中大相径庭。火车站旅社职工崔有财认为程主席是他心目中最富“人情味”的好“家长”。几年前,老崔因为单位效益不佳,停薪留职在外做生意。谁知一年后钱没挣下不说,人却重病缠身,光在省肿瘤医院的医药费达万元。崔有财的精神世界濒临崩溃,他先后让妻子、小姨子找公司领导,自己也亲自踏进工会的门要求解决药费报销问题。按公司规定,停薪留职人员药费单位不予报销。程主席想:职工有难找工会,是对咱的信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管咋说,也得保证职工有口饭吃吧。于是,他多次找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协商、争取。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工作,公司专门召开了经理办公会,决定对此事“开绿灯”,除崔有财药费报销45%以外,每月还发给其90元作为生活费。
有个旅社的一位青年女工,独生子还不足一周岁,因要求解决孩子喂奶时间被迫停薪留职。程主席知道后,马上派工会的一名干部与该旅社经理多次交涉,终于妥善解决了这一问题。仅去年一年,经程主席和有关方面努力,咸阳市饮食服务公司为特困职工解决住房16户,调解家庭纠纷、夫妻不和等87次,热情为14对大龄青年搭成“鹊桥”,还为职工修建了7个自行车棚,为29000人次的女职工进行了健康体检。
你能说,咱们的程主席真是胳膊朝外拐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