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3年09月28日
第3版
03

少女出走发人深省南国舆论另有新说

当沈阳6名离家出走少女,免费登上北方航空公司的客机时,一直进行追踪报道的记者们和羊城舆论界总算松了口气。然而,此事在教育界引起的轰动效应似乎是从飞机起飞一瞬间开始的。

广州某职业高中的校长颇为担心地告诉记者,宣传社会对6少女的关心固然必要,但何必花大笔墨去渲染呢?什么公安局派专车送她们逛花园酒店,什么航空公司免费用飞机送她们回家,仿佛她们并没做错什么,而是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的英雄。

广州市十中的校长说:社会总要求老师、家长理解孩子,为什么就不多引导孩子也理解理解老师和父母呢?理解应该是互相的。

继沈阳6少女之后,南宁4少男、四川攀枝花6名聋哑姑娘又相继出走广东。现实给新闻界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电视机上涕泪滂沱的父母和涕泪交流的出走少女,并不能使一茬茬离家的孩子有少许的动摇和感动。也许,社会舆论界在指责当前教育体制时,也有必要反省自身:他们的社会引导是否为青少年所正确接受,或者起到的恰恰是反作用呢?

当整个社会都处于“出走”大潮(如“出国热、孔雀东南飞”现象)时,再从爱以及道德的角度去谈应不应该出走已是没有说服力的了,取而代之的应该是教育青少年如何正确认识自身,完善自身,换句话说就是使青少年能够正确评价自己,能够在想要出走时问自己一句:“你具备这样的能力吗?”而这种心理教育正是目前青少年教育乃至整个社会教育所缺少的。

摘自《武汉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