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公交女工的困惑和呼唤
冯西海
常年奔波在百里公交线路上的女工们,很难摆脱由于企业积重难返所形成的“三多”和“三少”困扰。一是小偷多、理解少。售票员李某在行车途中,发现有人在绺窃,便用话筒向受害者暗示,未得到反应后,她利用流动售票的机会,以身体隔断那只罪恶的“第三只手”,被当场打倒,满脸是血,而受害者却退避三舍,躲入人群。事后这位可敬的女工被人骂作“傻蛋”,几十元的药费虽然报销。可精神上蒙受的损失却难以“报销”,委屈得她哭了好几天;二是危险多、安全感少。公交车辆整日运行在城市的大街上,来往人流复杂繁多,其中骗子、疯子甚至公安机关正通缉的刑事犯也时有闪面的可能。而逢年过节,一些乘客携带的大包小包中很难查绝的“三危”品更是一触即发、殃及生命。据统计,西安市一年司乘人员被打就达160多起,其中因无票乘车引起的90起,纯属流氓滋扰和有意寻衅闹事的17起。我省的咸阳、渭南、宝鸡此类事件也是屡屡发生。某市一车场5路女司机小王,在当班途中,因半路一中年男子要求在距站10米处下车。小王坚持到站停车下人,未予答应。车进站停稳后,那位男人猛地上前抓住小王两肩,将其从驾驶室拖至车厢后部,拳打脚踢,致小王头部轻微脑震荡、鼻骨错位,住院费达800多元。此事发生后,该车场100多名职工,将近一月时间无人敢跑5路;三是疾病多、休息少。由于公交车厢人流量大,人与人之间呼吸交叉感染,加之城市噪音、飞尘以及运输行业职工早起晚归、饮食起居无规律等原因,公交女工职业病发病率达65%以上。
“三多”和“三少”的困扰导致公交企业职工队伍难以稳定,许多有门路的人纷纷跳槽,而调动无门的人则背上沉重的精神负担。
公交企业的领导针对上述问题,纷纷采取了一些措施。以咸阳为例,企业投资万元为女职工修建了卫生间,在4个较大的调度站为她们配置碗筷柜,并购回6台冷饮机投入使用。但是,由于目前城市公交企业大多经营亏损,职工福利基金大多超支,多数企业集体福利设施条件极差,仅职工子女到社会学校就读,一年下来光代培费就相当于企业职工月工资的一半左右。某企业职工人均住房仅1.74平方米,许多参加工作近10年的女工住不上母子房,两户人在15平方米的一间单身宿舍中间挂条门帘合住,令人难堪。条件更差的企业职工则在郊区租住民房。公交企业工会资金来源少得可怜的经费和会费收入,一年下来光给死亡、患病职工送花圈、买慰问品的开支就耗去一半。以致有的单位工会图书室近20年没进新书,300册藏书全是《战洪水》、《艳阳天》等七十年代以前的流行书籍,且长年关闭,书架上蜘蛛网、尘土厚厚一层。由于单位没有文化活动阵地,许多女工去社会上的舞厅娱乐,结果离婚率增高。更有人每天晚上在家里喝三吆六打麻将、看黄色录像,受到治安机关处理。
由于企业自身很难革除上述弊端,公交公司的经理们多次向外界发出“SOS”信号。国务院省政府和各地市政府纷纷下发文件要求给予资金、政策方面扶持。但到了文件落实时却难以“点文成金”。—位企业干部忧心忡忡地向政府机关主管部门反映公交女工的危险处境,谁知一位“公仆”却说:“这种事在目前算不了什么,真是少见多怪!”对此,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有关部门和社会各个方面更多的重视呢?
别忘了公交女工,她们处在被爱遗忘的角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