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3年10月16日
第3版
03

童工出身的女部长

——原纺织工业部部长吴文英小传

王焕

吴文英原名叫吴文琴,江苏省常州市人。1946年初,年仅14岁的她为了减轻家中的负担,报名考上常州有名的大成纱厂。谁知,与她一起去报考的一位邻居女友未考上,可又十分想去。于是,她就将自己的名额让给了女友,让女友顶着“吴文琴”的名字进了厂。

第二年,吴文琴又去考,又考上了。没想到进厂以后,她和她的女友竟都在一个车间做工。车间工头找到她说:“你们两人都叫同一个名字,容易弄错,还是改一个名字吗!”当时的吴文琴正担心自己帮人作假会被赶走,听工头这么说忙点头称是。工头说:“那你就叫吴文英吧!”从此,吴文英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常州解放后,吴文英积极入团人党,并被送到华东团校学习。由于工作出色,1950年9月,常州市召开劳模表彰大会,她与在常州源畅织布厂做工的父亲同时被评为劳模,一时间“父女劳模”在常州传为佳话。

后来组织上调吴文英去到常州市纺织局做团的工作。这期间,她又上文化补习学校,学完了初中、高中的全部课程。1960年,华东纺院从一线优秀青年干部中招生,当时已任市纺织局党委副书记的吴文英毅然报名,结果考上了。这时吴文英已是一个女儿的妈妈了。

大学毕业后,市委要让吴文英到市上工作,可吴文英一连给市里打了3次报告,要求到企业工作。她说:“国家培养一个专业人才不容易,我应该到最需要的地方,把所学的东西直接用在生产上。”最后,组织上批准了她的请求,任命她担任常州大成一厂主管生产的副厂长。她上任后,坚持每周在具体工种岗位上工作一至两天,把厂里每个工种都轮流干了一遍。

1982年,中央一纸调令将已是12大候补委员的吴文英从江苏调到北京担任共和国第五任纺织工业部部长。在10年的纺织部长任期内,中国纺织工业在吴文英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10年里,中国结束了买布用布票的历史。中国开始变得五彩缤纷了。可是在这一切的背后,那是吴文英和奋斗在纺织战线上千千万万职工的血和汗呀!

吴文英当部长后要求纺织战线的各线干部,都要清醒地把握住每一次机会。她在部里提出“高效、文明、廉政”的口号。自她当部长后,除去出差、开会,她的每个星期天都是在办公室里过的。另外,她对老同志极其尊重。凡是他们生病,她必登门看望。平日一有时间,她就拜访老同志,听取他们对工作的建议、看法和要求。

吴文英工作勤恳扎实,从不居功自傲。一次一位工人报刊的记者看望她,想写一篇关于她的专访,她立刻婉言谢绝。她说:“我干了一辈子纺织,我很爱这一行,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老百性的生活,我做得还很不够,我还要好好努力,让中国人穿得更漂亮、更潇洒。不要写我,但我希望你有机会多写写我们纺织职工,她们在一线工作太辛苦了,没有她们就没有我这个部长。她们是真正的英雄,真正最可爱的人呀……。”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