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反腐见效 吃“公”减少
韩城高档餐馆蔫下来了
本报讯 笔者最近在陕西省韩城市当地一些高档餐馆里,看到了和两个月前大不相同的情况:两个月前还宾客盈门、异常兴隆的餐馆生意目前大都萧条下来,馆内顾客寥寥;前一个时期还悠然自得、满面喜色的老板,今日也一个个愁眉苦脸地蔫下来了。
一位曾靠餐馆发了财的老板沮丧地说:“现在生意真是一天不如一天,以前我们饭馆真红火,来钱也容易,每天纯收入800—1000元。可最近毛收人都不到300元,除过房租和雇员工资等费用,还要赔上几元钱,附近有几家已经关了门,生意真是越来越做不成了!”
高档餐馆主要靠当地国家企业和部门光顾,过去开张剪彩多,典礼会节多,单位成群结队吃喝频繁。状元街开了20多个高档餐馆竟然个个生意红火,每到中午12点小车就一溜串占了半条街,经营者个个发了财。
最近开始反腐倡廉后,大多数高档餐馆的生意忽地不景气了。据调查,15%的餐馆关了门,20%的餐馆还在苟延残喘,硬撑门面,赔钱经营。半数以上的餐馆能够维持。因为一些单位杜绝或减少了用公款大吃大喝,一些单位非请不可的客也放在低中档餐馆。当地知情的老百姓说:“餐馆的盛衰是廉洁和腐败的一面镜子,中央反腐败斗争在咱这里开了花,结了果”。 高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