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韩城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几点启示
周忠群
韩城市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从7月下旬开始,现已进入实施阶段的后期。这次试点的企业有6户,经营状况有好、中、差3种类型,企业性质有全民、集体、合资等。改革的形式有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拍卖和破产5种类别。所属的冶金总公司、第一水泥厂、木材公司、五金公司等企业都进行了不同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成功经验。
产权制度改革中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界定国有资产和企业资产。韩城市在改革试点中采取以下原则:一是国家以各种形式的实物投资、货币投资和税前还贷以及减税让利形成的资产属国家所有;二是企业税后利润留成、自筹资金、税后利润归还贷款形成的资产归企业所有;三是完全用借入资金新办的企业,其净资产除去国家减免税部分外,由国家与企业按一定比例分成。资产界定后,先从企业总净资产中提出5—10%作为奖励股,以个人股的形式奖励对企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职工。对于企业资产的处置,可将资产量化到职工名下作为个人股或职工复合股。
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冲破许多条条框框的束缚,需要在政策和理论上有所突破,需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大胆改革和尝试。韩城市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对我们有以下几点启示:一是县(市、区)属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都可以改造成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合作制,可以不设国有股,国有资产可以出售或租赁给企业,即只有混合经济成分的企业,而没有国有企业。这样既不影响社会主义制度,也有利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二是界定企业资产并量化到职工名下作为个人股,这是对职工多年劳动成果的肯定。通过内部职工入股,使生产资料与劳动者更紧密地结合,把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落到实处,三是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后,股东最关心的是资产的保值增殖,企业的最高权力集中在董事会,这样使政府和企业真正分开,企业有了真正的自主权。四是在股份制企业里,干部和工人都是企业员工,全员合同制也能推行,因为老职工对企业的贡献已在企业资产量化到职工名下时作为补偿。入股的员工既是股东,又是被聘用者,享有两种不同的权利和义务。五是在产权制度改革中,可能有少部分亏损企业被兼并、拍卖、破产,安置待业职工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政府应从思想工作到资金安排、政策落实、转岗培训等方面加强工作,帮助他们重新就业,以保证社会安定。工会也应协助政府做好待业职工的转岗培训和安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