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从“童赌”现象说开去桂子
报载,某校三年级8岁女童在父母上班后将两名同学约请到家中,从其父亲的衣橱里拿出1500元钱,三人搓起麻将牌聚赌。另有4名家庭条件颇优裕的男童,放学后常在一起甩扑克,谁输了谁请客。这种“童赌”现象,着实令人震惊。
儿童天真无邪,何以染上“赌瘾”?还是让我们听听参赌男童的回答:“爸爸整天打麻将,妈妈经常玩扑克,我经常看就全学会了!”呜呼,悲哉!原来教唆的竟是孩子的亲生父母。古有“子不教、父之过”的训言,今天做为学童“第一老师”的家长,其言其行是否为子师表,确实应该好好反思反思了!大家知道,少年儿童正是增知识、长才干的年龄阶段,思想可塑性极大。除了社会学校的培养和教育外,作为孩子们的“第一老师”,家庭和家长的责任尤为重要。倘若家长们的言谈举止不够文明,势必影响到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学童聚赌”现象,就足以说明了这一点。奉劝那些仍迷恋“搬砖头、筑麻城”的家长们,为了您和下一代的身心健康,树立起文明规范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