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人心
——记扶风县铸造厂女工委主任赵桂兰
杨烈焰 梁英英
她叫赵桂兰,是扶凤县铸造厂女职工委员会主任,县女职工委员会委员。
还是在1968年10月的时候,桂兰离开在凤洲铁路公务段工作的父母,随同学们一起,到眉县汤浴公社“上山下乡”。十年后,她这位正儿巴经的“老三届”被落实政策,招工进了铸造厂。她做梦也没有想到今生今世还能进工厂当工人。她的心好似一炉铸铁水,沸腾了。她咬着牙暗下决心:“一定要为‘老三届’争口气,为父母争光。”
在她的办公桌小柜角里,放着一大堆各类荣誉证书及奖品,有中国珠算协会的、有省、市、县工会的,什么珠算大赛优胜奖、先进工作者、优秀女职工工作者,等等。看看她那一堆在生产中获优质特等奖所受到的荣誉,你就会想象,她在工作中付出了多少艰辛,看看她那被飞溅的铁水烧伤的胳膊,头上的秃疤,脸上的铅粉疤,你就会相信她究竟在劳动中付出了多少血和泪。
1989年6月,随着厂里生产状况的不断发展和管理工作的需要,在车间整整当了10年工人的她被当选为厂女工委员会主任,又当上了厂出纳员这个“经济命官”。厂里的资金,她管得滴水不漏,毫不含糊。用工人的话来说,“从她手里,谁想糟蹋厂里一分钱,没门。”
厂里规定每月28号给工人发工资。她总是从25号起就不分黑明昼夜的写呀、算呀,把180名工人的条条、项项算得清清楚。有个别因故没有完成任务的工人被扣发工资奖金,她不但秉公办事,不讲情面,更重要的是做好这些人的思想转化工作,鼓励他们迎头赶上。厂里已经退休的老职工们来厂领取生活费或办事,她不分迟早,随来随接待随办理。1991年冬青工韩军海,因家中困难,结婚急需1000元,她得知情况后,就将自己积攒的供娃上学的钱借给了他,去年,军海媳妇生小孩,无人照管,她不但去给帮忙,还给孩子送去尿布等物,感动得小伙子直对她说:“赵师傅,我娃将来学说话,我第一个先教会我娃把你叫婆。”扶风铸造厂去年下半年与武功秦川冶炼厂商议联合办厂,双方商议扶风铸造厂投资5万元。消息一传开,全厂上下人心沸腾。又是赵桂兰发动厂女工委员会带头捐资建厂。号召一发出,从3月25日至28日,仅4天时间,全厂职工就捐款1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