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3年12月04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热爱京剧的姑娘 不是简体是草书 “505”健康好保姆 图片新闻 大世界漫笔 图片新闻 长湖游览随感 京华掠影 大哉仓生 广告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大哉仓生

文/李小钧 于智军

黄土高塬腹地,黄龙山脚下,一位圣人,他叫仓颉;他创造了中华文字,开创了中华灿烂文化之先河。

巍巍黄龙山,远眺象似腾空而起的巨龙,仓颉静静地躺在蛟龙腑下,长眠了整整五千个春秋。

《史记》载:“仓颉,轩辕黄帝之左史,观奎星园曲之势,察鸟兽蹄远之迹,依类象形,始创汉字之鼻祖。”“仓颉居杨武(白水县史官乡杨武村),卒葬衙之利乡亭(白水县史官乡史官村)。”

传说黄帝和炎帝联合起来攻败蚩尤以后,曾因边境之事谈判。当此之时,蒙昧未开,仓颉仍用结绳的老办法录史记事。然而大小结绳,形状奇异,年深月久,难以识辩,仓颉虽在记事库里泡了七七四十九天,但提供的史料仍然造成了谈判的失利。他愧而辞官,出游天下,遍访智者,三年后,回到了故乡阳武村,独居深沟,依类象形,创造出了文字。黄帝感其能,乃赐倉姓,意谓君上一人,人下一君。

据明万历年间《白水县志》载:“仓颉造书两卷,后失于兵火,唯独仓颉庙中的《仓颉鸟迹书碑》尚存,上镌28字,传为仓颉所造字原形。宋《淳化阁贴》将这28字释为:“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明,左互X家,受赤水尊,戈矛斧芾”。

现在的仓颉庙,占地十七亩,主体建筑有山门、戏楼、前殿、钟鼓楼、两侧厢房、报厅、中殿、后殿和仓颉墓冢等。

走进庙门,迎面便是高大的前殿。十五通碑石,整齐地排列在殿内,都是关于仓颉造字和有关仓颉庙的历史记载。其中便有“仓颉鸟迹书石碑”,还有“孔子弟子题名碑”、“仓颉庙碑和仓公碑”等著名石碑。

庙里还有许多古柏,苍翠屹立,威武壮观,完全可与黄帝陵古柏相媲美。相传为“仓颉手植柏”的“奎星点元”柏,高十七米,胸围五米多,长于墓后,墓西边的“凤凰树”,枝干腾空,好象一支金色的凤凰,从天而降。前殿的东南边,古柏的两枝像两条弯曲扭动的巨龙,树身好象披着一层鳞甲,中间树枝交错、宛若蜘蛛,所以人们给它起名二龙戏“蛛”。更有“柏抱槐”的奇景,一棵柏树的中间长了一棵槐树,把柏树的主杆撑着列开来,光这棵槐树,胸围就有四米多,使人赞不绝口。

纵观这座古庙,其主体建筑讲究规整、对称。两个山门以庙门东西对称,两座戏楼依山门东西对称,钟鼓楼、两侧厢房以三大主殿东西对称;以前殿、献殿、后殿到墓冢依次而进,这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反映。但奇怪的是那些历尽沧桑的古柏却分布得杂乱无章,显示不出丝毫的点饰之意,让人觉得它完全是一幅大自然的作品。

深山天墙(国画)

刘长江作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