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查查共和国的资产帐
《瞭望》第47期发表专题报道,论述我国企业改革中的一些“绕不开的难题”。文中谈到我国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时指出:三分之一明亏,三分之一暗亏,三分之一差强人意,这已是近年关于国有企业耳熟能详的“说法”。而据中国工商银行一次抽样调查,潜亏的企业还远不止三分之一。
由于国有企业改革不尽如人意,致使其效益不佳这个老大难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国有企业效益,则直接影响着国有资产的损益。
这是某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对当地52家国有企业的调查结果。
在这52户企业中,国有资本金得到保全并有所增殖的只有8户,占15%;国有资本金减值的达32户,占62%;有12户的国有资本金已全部亏空,占23%。
青年经济学家、北京富源证券咨询公司总经理韩志国,根据官方公布的资料算了一笔帐:从建国到“七五”末,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4万多亿元,其中“七五”期间投资1.9746万亿元,结果仅形成全部国有资产1.65万亿元。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数以万亿计的投资不知“漏”到哪里去了。而按照市场一般的资金运行效益计,在这么长的周期里,如此之大的投入,是可以“滚”出数百万亿元巨额资产的。
据高级会计师、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企业司副司长司健民分析,即便在截至去年底积累起来的1.93万亿元国有资产中,还包括了理应剔除在外的“三个1000亿”,即1000亿元潜亏,1000亿元挂帐,1000亿元财产损失。
若再扣除种种内外债务,我们究竟还能剩下多少净资产?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每年都有关于财政收支情况的报告,却从没有关于国家资本金损益情况的报告。
这个事实很值得人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