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在莫斯科乘公交车
文/王丰
整个莫斯科看不到一辆自行车。公共交通工具,除了堪称世界一流四通八达的地铁之外,地面上主要靠川流不息的公共汽车和电车。“的士”很不少,但普通公民平素不“打的”
莫斯科的公交车上司机与驾驶室一起,全封闭式的同乘客严格隔离开来。车上没有乘务员。各条线路上的公共汽车和电车都由乘客自动打票打卡。
公交车票通常在地铁口人行道边发售,很方便,也很便宜。一张票6个卢布(相当于人民币五六分钱),上一次车撕下一张打一次卡,可以坐一站或数站,也可以从头乘坐到底。
我曾疑惑,莫斯科不可能没有逃票者。我向一个常驻莫斯科的朋友问及此事,他笑着回答说,莫斯科人很少动这种脑子,就连向司机买票这种事也很少,因为他们的潜意识里总怕过多的麻烦别人。而且,管理非常严格,公交车每跑一趟,打卡机的孔位就会调整一次,每条线路的孔位都不一样,公交车的管理人员还会不定期地抽查,若发现违章者,必重罚不可。所以,一般不会有人故意贪这个小便宜而自找没趣。一次我乘公交车,刚一开车,就看到三四个手执证件的人员逐人查验车票,我留心看了个究竟,结果,一车人没一个逃票者。
莫斯科人很有教养,待人热情,无论男人或女人都乐于帮助别人。乘车中,靠近打卡机的乘客伸手自己打卡,但绝大多数乘客都不需要来回移动位置,而是相互传递车票打卡。特别是中年妇女,虽然全都过度的肥胖和臃肿,仍诚心诚意地把座位让给老人或孩子。公共汽车和电车都分前后两个门,前门专供老人和孩子上下,有很方便的扶手,司机能直接看得到。后门给年轻力壮的人上下。无论人多人少,上下车都很有秩序,绝少看到争抢拥挤现象。乘客们在一起很默契,总是很安静,有时看到俩个人在说话,声音小得只有他俩人能听到。常常能听到最多的话是“司巴啬巴”(谢谢)。
莫斯科公交车站的水泥杆上,通常贴着不少一缕一缕的纸条,每条上面印着相同的阿拉伯数字。我百思不得其解,请教他人,才知道这是每一路车管理部门的电话号码。乘客若发现公交车甩站或其他问题,便撕下一个电话号码,向该路车的管理部门投诉。这无疑是一种有效的社会监督制约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