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 灞桥区闯出以校企养学新路
- 图片新闻
- 富平宫里磷肥厂为贫困农民赠10余吨化肥
- 宝鸡机务段提职司机公正严明
- 广告
- “离任审计”好焦彦文
- 铁二十局三处南昆指挥部一批年轻人挑起大梁
- 广告
- 合同工有哪些劳动争议申诉权
- 建工处在兰新铁路复线立奇功
- 龙门起重机行业大难题被攻克
- 省机械局认真传达十二大精神
- 澄城工行拓展储蓄市场成效大
- 宝鸡工程机械厂订本报至班组
- 西安余家寨油库二期工程告竣
- 唐城百货服装集团在古城揭匾
- 青工梦野潜心文学创作结硕果
- 渭河工具厂学生画作赴日展出
- 樊生权硬笔书法获全国一等奖
- “坐立松”腰宝填补保健品空白
- 图片新闻
- 还是长虹修理部好
- 广告
- 列车寻失主 乘警留美名 酗酒酿祸 “酒仙”入班房
- “退而不休”现象管窥
- 广告
- 广告
“退而不休”现象管窥
商品经济的大潮风起云涌,越来越多的离退休者“退而不休”二次就业,从而形成了一个既领退休费又拿聘金的“双薪阶层”。
(一)
追究心理平衡,这是部分离退休者“退而不休”的原因之一。一般来说,他们的年龄都不是很大,身体也较健康,有一定的技术和事业心。乍一退下来还很不习惯,心理也很不平衡。为了充实生活,希望通过“退而不休”来弥补心灵上的失落感。
金钱的诱惑,高消费的需求,导致部分离退休者“退而不休”。身怀绝技的自不用说,有“雕虫小技”者也能捞上一把。就是再不行,看看大门,守守仓库,每月还不挣它个百十元钱。
家境不好,收入偏低,也促成了部分离退休者“退而不休”。经济来源不足,家庭负担沉重,迫使他们不得不重操旧业以摆脱困境。还有些“退而不休”者,或是为买房购物集资,或是为子女上学婚嫁筹款。
而企业乐于聘用离退休者,一是出于工作需要,二是觉得这比招新工划算。老职工有一技之长,能够独挡一面,而且不占编制指标,不会出现争权夺利,不必担心生老病死,更不用投资培训,怎么说都比招新工合算。
(二)
“退而不休”者二次就业,大多是干老本行。或受聘于个体乡镇小企业打工、教练和传授技术,或留用本企业原单位传帮带发挥余热。离退休职工有一技之长,找活干比较容易。财会管理工程技术人员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干个体,也是发挥特长,敲壶补锅钉鞋修车,别有一番情趣。更有能耐的,自己搭台子,办企业搞实体不甘寂寞。某纺织厂一位“老供销”退休后,利用多年形成的关系网络办了家纺织器材经销部,收入相当可观。
(三)
离退休职工“退而不休”二次就业,不仅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而且正在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思考。客观地说,“退而不休”者一般都身体较好,又有一定的技术专长,如果让他们闲置家中,从人才角度来说无疑是一种浪费。“退而不休”二次就业不仅增加了这部分人的经济收入,而且丰富了他们的晚年生活,使他们从单一的消费者变成发挥作用的生产者。
但离退休职工“退而不休”二次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置社会待业青年的难度,减少了城镇待业青年的就业机会。另外,“退而不休”者的收入过多,且高于企业同岗在职职工,致使部分职工不安心本职工作,千方百计欲提前退休二次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一些曾经有权有势的离退休者,凭借老关系和昔日的名誉地位受聘拿高薪,更是引起人们的反感与不满。
那么,如何稳定企业在岗职工的情绪,如何使“退而不休”二次就业的方方面面更趋于合情合理合法?应当是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的议题之一。建议尽快制定有关法规,对“退而不休”者二次就业的用工、受聘及报酬有一个明确的限制与规定,从而使离退休人员“退而不休”二次就业的社会问题,逐步走上法制化正规化的轨道。
(周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