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变“独角戏”为“大合唱”
贾旺民
陕棉八厂筒并捻车间丙班槽筒小组22年坚持“四长五员一值勤”管理制度,调动每个组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人人参与管理,人人献计献策,为加强班组管理提供了一条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这个小组始建于1969年,现有组员17人。22年前,这个小组根据当时新工多、文化低、技术差、骨干力量薄弱等不利因素,认真学习并结合“鞍钢宪法”等经验,制定了“四长五员一值勤”的管理制度,并一直坚持到现在,使小组工作生机勃勃,形成了强烈的凝聚力。
“四长五员一值勤”制度的具体内容和作法:
“四长”:即党小组长、生产组长、工会组长和团小组长。“五员”:即政治宣传员、生产管理员、经济核算员、安全检查员和生活服务员。以“五员”为核心,又把全组人员编为五个组,即宣传组、生产组、核算组、安全组和生活组。“一值勤”:即两人一组每周轮流值勤。宣传组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党小组长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疏通思想矛盾,搞好现场鼓动工作;生产组配合生产组长安排落实生产计划,开展岗位技术练兵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开展机台劳动竞赛,抓好现场管理;核算组负责各类原始资料保管,进行工资奖金考核,实行经济民主;安全组主要负责安全观念教育,进行安全上岗检查,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生活组负责为组员领发工资和有关票证,开展家访慰问活动,为组员排忧解难;轮流值勤时,必须先于其他组员到岗,做好小组接班的各项准备工作,讲评当班劳动纪律和生产状况,检查机台清整洁、操作执行情况和产品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批评纠正。
“四长五员一值勤”制度,要求小组全员参加管理,实行各项工作民主,为调动每个组员的积极性创造了条件。组员通过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由不适应到适应,由不自觉到自觉,不仅感受到了自己是企业的主人,而且得到了政治上的自我教育和管理实践的锻炼,思想素质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集体主义荣誉感不断增强。组员与组员之间互敬互爱,互帮互助,使小组成为每个组员的“温暖之家”。
20多年来,槽筒小组就是凭过硬的“四长五员一值勤”制度,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留下了闪光的足迹。这个小组先后为企业输送各类管理干部和骨干26人,年年月月优质高产,仅1977年至1989年就累计超产棉纱20余万公斤,为企业增收效益170多万元,组员操作全部达到优一级水平,连续21年被树为厂级标兵小组,多次被省纺总公司评为先进集体,还被省总授予“先进小组”的光荣称号。厂党委把槽筒小组作为先进典型,向全厂发出了学习槽筒小组的决定,推广她们坚持“四长五员一值勤”制度的先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