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班组长与李广
赵德铭
近读《史记·李将军列传》,对汉飞将军李广的治军之道,颇有感触。
据《史记》载:李广原是一位“纳口少言,不能道词”的人。但他领导的汉军,征战70余次,所向披靡,屡见奇功。若要问其取胜原因,其一就是李广自身清廉,能“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兵共之。”以致“家无余财”。其二他非常爱兵,每逢“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近食,广不尝食。”正因为李广的“变缓不苛”,士卒们才“咸乐为之死”。
目前我们一些班组长在班组管理中缺少的正是这样一种作风。在时下的改革大潮中,我们有些班组长,一说起从严治理,就将“严”字视为上方宝剑,订下严格的规章制度,严厉的处罚措施,仿佛只要一切从严,就可以管好一个班组,于是他们一味地发号施令,对职工以“罚”字当头,甚至罚得职工提心吊胆,离心离德。
有的班组长,不但不像李广那样不计较个人得失,处处让利于士卒,而是在工作、奖金、待遇等方面,总是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先为自己大捞一把。更为严重的是还有少数班组长,竟利用自己手中的一点小权,把易加工、工时大的活路留给自己,把难加工、工时小的活路分配给其他成员,甚至利用企业的水电设备,偷偷干自己的私揽活。诸如此类的一“罚”,二“贪”,岂不影响职工的积极性?岂不损害自己的形象?也很难想象,靠这样的人,能够治理好一个班组!
诚然,治理班组,不尽同于李广治军,我们也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将李广那一套治军之道,全搬到我们的班组管理中来。但对于我们企业的班组来说,李广的那种处处体现“廉”和“爱”的治军之道,还是很值得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