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反差与震撼
本报评论员
读了本报最近发表的《大娘啊,您在哪里?》的报道,令人激动不已,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位60多岁的老大娘,老伴瘫痪,无儿无女,一个月只有一百多元的退休金维持着全家的生活。但当她从报纸上得知15户特困矿工无米下锅时,毅然把自己十多年省吃俭用攒下的3000元钱装进15个署名“良心”的信封,含泪交给铜川矿务局党委,请转交这15位矿工,并谢绝了在场工作人员让她留下姓名、地址的请求。
与此同时,我不仅联想到前一个时期一家报纸登载的京都明星赴荷泽灾区“精彩表演”纪实的报道。古月等15人在荷泽前后待了不到36小时,除吃喝住行等费用外,从灾区拿走了27.6万元“走穴”费。当时这个地区的群众正在开展如火如荼的捐款捐物等抗灾救灾活动,记者把灾民们的困境和许多感人的事迹介绍给他们,问其有什么表示时,那位“伟大领袖”的扮演者竟然劝他的同伴们:“不可沽名学霸王!”一毛不拔,扬长而去。
一个是贫病交加,收入微薄,文化不高的退休老大娘。一想到断了顿,过不了冬的兄弟姐妹,饭也吃不进去,觉也睡不安稳,几经劝阻,非把仅有的、也是老两口养老送终的全部积蓄捐出来不可;一边是“高台教化”观众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其收入让普通老百姓瞠目结舌的明星“大款”。他们对灾民们的困境不但毫无同情之心,“我自岿然不动”,反而用毛主席的诗句为自己的作为壮声色。这两者之间反差之大,不能不使人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
当前,我们的祖国正处在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折关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既面临着一个更新观念,参与竞争,站在改革前列的问题;也遇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金钱与良心较量的考验。毛泽东同志曾经教导我们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过去,正是靠这种精神,我们才夺取了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在迎接商品经济大潮的挑战,推动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我们更需要这种精神。这位“良心”大娘的义举,不正是亿万人民呼唤这种精神震撼人心的一声呐喊吗?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在中华大地的各个角落里都有许许多多无私奉献、埋头苦干,乐于助人的高尚的人,只不过是这些年来他们往往不被人注目,得不到社会应有的评价和弘扬;而那些一掷千金的大款,一曲万元的港台歌星却被有的人炒得火爆,以至于在一些人、特别是一部分青年中掀起了一股拜金逐星的浪潮,使某些地方出现了“英雄藏名,骗子张目”价值观颠倒的不正常现象。这无疑是一个值得严肃重视的问题。
“良心”大娘的3000元捐款,只不过是一个区区小数,这些影星们对灾民的无动于衷也似乎并不罕见,但它却像一面镜子一样,折射出两者灵魂深处的大相径庭,内心世界的泾渭分明。记得《北京人在纽约》电视剧里的王起明曾有这样一句自我调侃的话,大意是世界上有两种人最不受良心的谴责,一种是良心全让狗吃了的人,一种是一辈子都凭良心办事的人。我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介乎这两者之间的人,在前进的过程中,都可能遇到发财和做人间的矛盾。愿我们每个人、特别是作为精神文明排头兵的领导者和教育人的人能够从这两个真实的故事里得到一些启示,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浪中不断地净化自己的灵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经得起良心和金钱较量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