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奥黛丽·赫本临终的企盼
文/磊石
著名好莱坞女演员奥黛丽·赫本曾以她清纯天真的表演和优雅高贵的气质,倾倒亿万观众而风靡世界。她一生饰演26部影片,曾因主演《罗马假日》而获26届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而后又获五次最佳女演员奖提名,她主演的《窈窕淑女》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她的表演技巧和风格对世界影坛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赫本退出影坛后,即投身于世界儿童的救助事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为世界孩子们的幸福做着奉献。
自从1988年赫本被选派为联合国儿童基金组织的巡回大使以来,她的足迹遍及30多个国家,出席了数百次救援资金募捐集会,她还专程前往越南、埃塞俄比亚、危地马拉、苏丹等国家,看望生活在贫困和饥饿的孩子们,并通过广播、电视等途径广为宣传自己亲眼所见的事实。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躲避纳粹的迫害,赫本随同母亲移居荷兰。在荷兰被占领期间,她们饱偿饥饿之苦。据说赫本那苗条清瘦的身材,正是这五年营养奇缺的结果,特殊的经历使赫本对饥饿难民怀有非同一般的同情,为了他们,她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精力。
赫本的最后一次出访是到非洲的索马里。1992年9月,她感到持续不断的剧烈胃疼,但还是谢绝了医生让她住院检查的劝告,登上飞机,经过24小时的空陆奔波,抵达索马里的拜多波难民营。
到达的当天,难民营中就有20名儿童被饿死。泪珠从赫本眼中滚落,她俯身将骨瘦如柴的孩子一个个地抱起。陪同前往的联合国非洲本部工作人员看到她苍白的脸色和疲倦的面容,并不时抱住胃部的痛苦表情,几次劝她休息,赫本都拒绝了。她说:“现在不是休息的时候。”
离开索马里后,赫本并没有去医院。而是直接飞往欧洲出席赈灾募捐活动的电视转播和集会。由于胃疼不断加剧,她与丈夫罗巴德·沃尔达斯商量后,在10月底住进了医院。
检查的结果,赫本患的是消化器官的恶性肿瘤。11月1日进行了初次手术,肿瘤的面积相当广泛,医生已无法全部切除。但是为了多少减缓一点儿赫本的痛苦,医生切去了她的部分结肠。手术几天后,医生们告诉了赫本真实情况:即便使用化疗和放疗,恐怕也只能维持她三个月的生命。赫本紧紧握住沃尔达斯的手,默默地听着,眼中涌出绝望的泪水。然而,她很快就恢复了快活的天性,说出了自己的愿望,令医生们大吃一惊:
“我想再去一次非洲,到孩子们的身边,用最后的时间来为他们的命运奋斗。”
沃尔达斯和他们的两个儿子约翰和路加为了安慰她,便说道:“到如今,改变计划已不可能,只好努力试试看。”
赫本出了医院。但到12月初,又因并发肠梗阻再度入院,于12月9日做了第二次手术。
在痛苦的住院生活中,唯一能使她感到欣慰的消息是联合国的多国部队已经进驻索马里,开始救援工作。
临近圣诞节时,一位朋友准备了专机,将赫本送回到瑞士洛桑附近的家中,这是她和沃尔达斯长年居住的地方。
93年1月10日,赫本说想出去看一眼院中的花园。此时她的体重已减轻到不足34公斤。在两名女护士的搀扶下,她走了20几米,最后一次来到室外。
10天之后,赫本在家中静静地长眠,进入“永远的假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