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亏损企业职工愁个啥?
据了解,眼下因产品积压、资金紧缺诸因素困扰,导致不少企业亏损,对此领导急、职工愁。那么,亏损企业职工到底愁个啥?笔者日前走访了咸阳和西安一些亏损企业,发现职工有“四愁”:
一一愁没活干。涉足亏损企业,若问及职工愁个啥?也许不少人脱口回答:“吃饱饭、没活干。”咸阳是我省纺织企业老基地。近年来,纺织企业由“摇钱树”变成了“苦菜花”;加之,产品价格不到位,用企业领导的话说:“卖得愈多、亏损愈多”。因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企业,在劳动用工上,自然要根据市场需求安排开台,而开台的多少,又决定了用工多少。咸阳有家纺织厂,由过去每月开200多台车,一度减为50台左右。面对此情景,女工刘彩娥告诉笔者:“现在机台轰鸣声明显小多了,这反倒不习惯。”该厂3个主要车间,每月都有1/2的职工轮换在家短期待业。
一二愁企业散。西安西郊某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以至最终解体散摊。不幸中万幸的是,该厂为了保障职工的生计,按人头一次性发给了一万元钱。意思很清楚:“树倒猢狲散”。谁知,年轻的职工不但对这种“散摊一刀切”的分配做法,很有意见。而且年老的职工也十分后怕:“遇个大病小灾,可又如何了得?”
一三愁物价高。笔者在一家累计亏损达800多万元的省属企业走访时,职工普遍对目前社会上一些商品价格居高不卞,很有怨气。特别是与职工息息相关的粮、煤、油等生活必需品价格大幅度上调,普遍认为承受不了。有的职工说,过去一罐煤气不足15元,如今涨为26元,最近随着节气的到来,食油价格也“看涨”。有位姓王的退休老工人告诉笔者:前几天,她连着两天打了两次油,第一天每斤2.50元,第二天每斤就涨到了3.40元。为此,她向我发问道:“如今,社会上一些商品价格上涨大都是说这价格没到位、哪价格没到位,难道我们亏损企业职工的工资就到位了吗?”
一四愁生活无保障。企业亏损就像一场连阴雨,给许多职工的生活浇上了忧愁。特别是那些年老多病的职工更是愁上加愁。眼下不少企业实行了医疗制度改革,职工看病不再是全额报销,大都依照职工工龄长短,自费10%—20%,职工们说:这我们能理解。问题是:有的亏损企业在制定医改方案时,对患病职工太苛刻,有的自费竟达50%。据调查,亏损企业还普遍存在着:“职工有病不敢看,看病长期不报销”的“黄条子”现象。西安某厂在文件中就明确规定:“职工药费半年报销一次”。
“住房难、买房更难”,也是令亏损企业职工发愁的事。咸阳某中型企业,连年亏损,已有12年未盖一幢家属楼,日前,按市房改办要求,该厂公布了公有住房出售方案,一部分买房者却无房买,而另一部分有房者,正面临孩子嫁娶、子女求学……导致经济拮据。因而,后一部分职工更是忧心律忡:“买房买不起,不买过不去。”亏损企业职工最愁的还有工资少。咸阳城区,有家百十号人的集体企业,由于连续3年亏损,退休职工工资,从去年5月起就减发了一半多,最低者月收入仅有30元,就这样还不能按月发放。(张翟西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