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功近利 心余力绌
文/宋平
我们大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只贪心的猴子把手伸进一只盛着许多核桃的窄口瓶里,狠狠地抓了一大把核桃,结果手怎么也拔不出来,然而它仍不放手,听罢,也许我们会笑这只既贪婪又愚蠢的猴子,可是,我们自己是不是也有同猴子一般的德性呢?
广告业,作为一门新兴的行业,在古城西安这块不算辽阔的风水宝地上风风火火地猖狂了好几年,让古城人咋舌,让企业界发烧,让媒介慌恐。广告公司的频频登场,打破了媒介一花独秀的僵死局面,使得客户从原先的笑脸上门登广告,变为今天的矜持坐等上门客,成了广告人真正的上帝。回首细品一下西安的广告业,状况究竟如何呢?
前一时期,—位好友同我闲来聊天,当头就说:“今个西安的广告公司真火,一下子就冒出了一百来个,听说老孙家看羊肉泡馍生意不景气,也办了一个广告公司”。此话诧异,在此我们权当笑话,不必多猜、多疑、多虑,笔者仅仅只是想借此笑料证明一个事实,这就是,是否一些挤身于广告圈的人,本来就适宜经营羊肉泡馍,或许干其它行业,因为那样更能够发挥出他们的专长,显露出他们的才华,实不该让自己的青春年华溺于碌碌无为的广告海洋之中。
西安的广告公司,从原先的十来家,渐衍生出几十家、上百家,而后沦落到今天的浩浩荡荡四、五百家,不能不让人惊诧,不能不让人沉思。广告是以不断重复的面孔同广大消费者见面的,价格昂贵的媒介加上重复性的折腾有几家企业能够大把大把的花钱供你替他们做广告呢?况且,我们陕西的经济尚谈不上发达,尤其同沿海地区比较。在这种情况下,竞争客户便成了各类广告最吃紧的难题。一些广告公司不顾人员品质,大量收罗公关业务人员,说穿了就是拉广告的,同时各种名目的回扣也孕育而生,你拉一条广告,此公司赠你百分之十的劳务费,他拉一条广告,彼公司送他百分之十五的辛苦费,……刚刚稳住脚跟的广告公司,便又在这种纷乱的争抢、攀比之中苦苦挣扎,实让人怜悯、让人嗤之。
在国外,一些声名赫赫的广告公司,象电通、博报堂、扬·罗比肯、奥美、BBDO等等,他们的做法恰恰同我们相反,这些拥有世界一流的广告人才,实力雄厚的大广告公司,长年代理的广告客户不过两个、三个,多至五个、六个,也就是说他们手中的客户数量远不及我们今天的广告公司手中的客户数量,然而人家依然是老大哥,依然是广告经营的楷模,而我们照旧是小子辈,照旧是名不见经传,究竟是何因呢?文行此处,不言也明,自然用不着我多说废话耽误阁下的宝贵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