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咸阳新景象
阳台窗口皆商店
不知从何时开始,咸阳一些企事业单位的楼群院落里,悄悄地多了一些“小店铺”。那底楼的阳台上和平房的窗口里,油盐酱醋香烟啤酒、生活用品和各类小食品琳琅满目的摆满了柜台,吸引着来去过往的邻里人们。
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使秦皇汉武的后代们再也无法压抑发财的欲望,人人都在谋思着生财之道。而靠工资吃饭的“上班族”们却另有打算:开店做生意,咸阳商城、嘉宏商场倒是好地方,可咱囊中羞涩,拿不出本钱来。再说,也没有合适的人去守摊子。于是,不少人把主意打到了自己头上。在自己住的平房或楼下一层腾出一方宝地,开洞安窗,破墙装门,阳台支架,略加装修,摆上各类商品,选个吉日放一鞭炮,小店就堂而皇之地开张了。
您还别说,这小店的收入挺可观的。国棉二厂某楼下住的小琪告诉笔者,自从在阳台上开了这小卖部,他两口子的工资便分文不动地存入银行了。国棉七厂有位老工人,利用自己住房的后窗开了家小书店,专营少儿读物,生意还真不错。厂里几次要给他调房,老师傅执意不肯,其中的奥秘只有他老人家知道了。
商品经济观念日趋深人人心,不少人都在做着发财梦。青年工人小刘,寻情钻眼好不容易与别人换了间靠路边的平房,一番准备商店开了张,烟酒酱醋日用杂货吸引着左邻右舍,一时间这块住宅区开店成风,仅小刘住的那排平房,就有3家小商店。住在某厂青年楼上的张某,一家三口挤在10平米的斗室里,竟也时髦开了小卖部。
还有些自我感觉不是生意人,又不甘钱落他家的住房,干脆把自己的阳台租给别人去开店经营,自己落个一番省心,一丝窃喜。
据了解,咸阳这种“阳台窗口皆商店”现象,政府尚无明文规定,各单位的管理也办法不一,群众反应有褒有贬,赞同的多。不管怎么说,把生意做到了家门口,这既体现了“上班族”经济意识的增强,又方便了附近的群众,实在是件好事。(周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