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01月29日
头版
01

“干家子”

——记省劳模周凤仙

西飞公司40分厂压蜡间,有一个忙碌而潇洒的身影。

她启动压蜡机开关、加蜡、升温、搅拌、打蜡、试压,右手紧握锥形压蜡嘴,左手围成“○”形圈住压蜡嘴和模具间的缝隙,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控制把手,只轻轻一转,“扑哧”一声,一个蜡模诞生了。一个钢锯条打磨成的小刀在她手中飞转,刮毛刺、切蜡片……那精雕细琢的情景,仿佛是在制作一件价值极高的艺术珍品。

她就是周凤仙,40分厂压蜡班班长。她多次刷新西飞女工工时记录,是公司数得上的“干家子”,并于1993年度获得了陕西省劳动模范的殊誉。

周凤仙“吃”活的胃口很粗很大。

去年7月的一天,屋内屋外简直象蒸笼。这天,班里来了项模胎,活大不说,第一回干不说,工期紧不说,工时确实太少了,还抵不上干几件简易的卡箍、环之类的活儿。如今干活,谁不和“经济效益”挂钩?可她竟自讨苦吃,“傻乎乎”地把这活留给自己。4天压蜡期限,光看图纸、定方案就有一天半。一大晌,屁股连挪也没挪一下,最后算计回家吃午饭太浪费时间,早上干脆带来带足了一天的饭。饿了,就匆匆刨几口,晚上一直干到12点以后。活全部交付了。几天下来,人瘦了一圈,可心甜透了。

还有一年4月,有几项七号产品活儿,既没定型,也没模具,只能手工干。大伙儿知道,干手工活有两点比较棘手:一是每件得三检,二是没模具,尺寸难保证。过去,人们每回忧心忡忡干完活,惊颤颤送三检,一触及检验人员那“挑剔”的目光,心就七上八下地直发毛。如果尺寸不符合,就得成批报废。“这回看谁倒霉啊?”人们心里揣测着。没想到,她又把这“倒霉鬼”留给了自己。20多年来,她练就了一套娴熟过硬的技术本领,厂里有啥手工难活,大部分都是由她干。

“别人围着锅台转,凤仙绕着工作台转”,熟人打趣说她的话一点不假。

有一次,压蜡机出现故障,白白耽误了9天时间,班里活排成“长蛇阵”。压蜡班是厂“龙头班”——第一道工序,如果活在这卡壳,那下面涂料、熔注、切割、热处理等工序只有干着急。不巧的是她年近八旬的老父亲这时候因肺气肿又住进了医院,还有,那时也正赶上她住的楼房要拆迁。公司要求搬迁的最后期限将到,楼里楼外,抬家具的、拉板车的人络绎不绝,拆窗卸门的民工敲打声震耳欲聋。她急火攻心,最后把家务、工作掂了掂,还是一头扎进了压蜡间。“凤仙,凤仙……”医院里,躺在病床上的父亲几次喊着她的名字,可她只能象征性地陪陪父亲,因为单位活正忙,她实在放心不下。

“干家子”,这是大伙儿送给她的赞誉,周凤仙当之无愧。 (张向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