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03月12日
第4版
04

希特勒与广告文/宋平

希特勒,这个让人毛骨耸然,咬牙切齿的名字,人们只要提起它,便会同恶魔连在一起。但是,谁也不曾想到过,这个德国纳粹的元凶,二次大战的头号战犯,青年时期曾一度流浪于维也纳,是广告填充着他辘辘的饥肠,支撑着他蹒跚的脚步。

少年希特勒是一个想入非非、孤芳自赏,性懒心野的人,他写过诗、谱过曲、画过画,但是,却一事无成。1905年,16岁的希特勒拿着高中一年级期末成绩单离开了他恨之入骨的施太尔州立中学。成绩单上是这样写的:品性:满意;勤奋:尚可;德语、数学、物理和化学:及格;几何绘图和画法几何:补考后及格;宗教课和唱歌:满意;体育和自由绘画:优秀。

一心想出人头地的希特勒,深信自己的绘画天赋和才能,于1907年9月,挟着自己的“一大包画”,雄心勃勃地启程去维也纳投考造型艺术学院。这次应试的考生共有113人,第一轮考试下来淘汰了33名考生,希特勒幸运地进入第二轮,而当第二轮考试结束,他却未逃脱被淘汰的命运。发榜的评语是:“阿道夫·希特勒,1889年4月20日生于奥地利因河畔的勃老瑙,德意志人,天主教徒。家长:帝国和王国高级税吏。习作:不及格,人头太少”这次造型艺术学院从113名考生中共录取了28人。心灰意冷、狂妄自大的希特勒在维也纳滞留了二、三个月之后,不得不回到了林茨的乌法尔。

1908年2月,不甘死心的希特勒重返维也纳追逐他梦想成为艺术家的目标去了,令人遗憾的是这一次他竟连第一轮考试都没有通过,象是当头一棒,盛气凌人的希特勒变得萎靡不振、精神颓废,他中午起床,不是游逛大街了,就是泡咖啡馆,把时光消磨在浑浑噩噩之中。渐渐地日子不好过了,还曾一度住进无家可归者收容所,正象他在《我的奋斗》一书中所描写的:“对于许多人来说,维也纳是个尽情享乐的天堂,寻欢作乐的场所,但是,对我来说,它却是我一生中最悲哀的时期。……所代表的就是5年艰苦贫困的生活。”(5年,指1908年2月——1913年5月)这一时期,为了糊口谋生,青年希特勒开始当小工、当小画家。他将自己仿画的一些矫揉造作画片卖给小贩或商人当作装饰品兜售。也就是这个时候,希特勒想起了广告,同时也操起了这一行业。他为化妆品、女用内衣、皮鞋等绘制广告宣传画,曾为“泰第狐臭粉”画过招贴。据说有一张广告画在圣诞节还赚过不小一笔钱,画的是圣诞老人在叫卖色彩鲜艳的蜡烛,还有一张画的是圣斯蒂芬大教堂的哥特式尖顶,高耸在一堆肥皂之上。绘画广告使他月收入高达100克郎左右,而当时一名邮局职员的月薪只有60克郎,工作满5年的教师才66克郎,就是同一时期生活在奥地利,身兼杂志主编和秘书两职的墨索里尼的月薪也不过是120克郎,是广告填饱了这个流浪汉的饥腹,是广告让这个流浪汉昂步挺胸于维也纳的大街小巷,然而,让人失望的是广告却未成为他终生追求的目标,否则,这个世界上将会多一位艺术狂人,少一个战争疯子。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