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03月12日
第4版
04

陕西十大石窟

文/张小平

千佛洞石窟位于旬阳县七里中沟上部西侧,建于明代,清代曾多次复修,是汉江流域首次发现的佛教石窟。石窟由一正壁和两侧壁组成共有大小石造佛像800多尊。正壁佛象高大庄严。两侧壁各分7层,底层佛像较大,其余6层满布小佛,排列均匀对称。

石空寺石窟又名万佛洞,位于黄陵县城西47公里的山腰上,是宋代佛教寺院石空寺所属石窟。窟口为方形,外壁雕有佛像60余尊。窟内高5.3米,宽9.5米,深12.1米,内有大佛12尊,后壁有500罗汉和600位侍从。

大佛寺石窟位于彬县城西10公里处的水帘乡,建于唐贞观三年(629年)。大佛窟平面呈半圆形,径约21米高30米左右。窟内有石雕佛像3尊,大佛盘膝端坐莲台之上,头部周围有浮雕坐佛7尊,边缘围绕飞天19个。石窟岩壁的佛龛内,雕有400多位佛和菩萨造像,造型生动,形态各异。大佛石窟之东,另有4个小石窟,俗称“罗汉洞”,其西亦有3个小石窟,名“千佛洞”,内有各种立体石雕佛菩萨造像。石窟壁上还有浮雕360多幅,十分壮观。

福地石窟位于宜君县城东15公里处,建于北魏初年。窟高2.1米,宽2米,深1米,正面雕有释迦牟尼佛像和出游图等,南面雕有文殊师利菩萨像,北面雕有普贤菩萨像。雕塑形象生动,是研究北魏历史和我国美术史的珍贵资料。

石泓寺石窟位于富县城西65公里的直罗镇川子河北岸,始建于隋大业年间,唐、宋、金、明、清各代都有雕凿。石窟共7个,大小不等,最大的宽10.3米,高5.4米,深10.7米,人物雕像众多,形象逼真,艺术水平极高。

慈善寺石窟位于麟游县城西南2公里处,唐永徽四年(653年)开凿。石窟包括2个洞窟及附近崖面5个佛龛。南窟深2.56米,窟顶较平,造立佛一尊,高约4.6米。北壁有尖拱形佛龛一个,内雕一佛二菩萨。南壁有小龛一个,雕一佛二弟子。北窟深6米,窟顶略呈弧形,有佛像3尊,均高约3.5米。附近崖壁上5个佛龛,平面均呈方形,龛内都有石刻佛像多尊。

寿圣寺石窟位于黄龙县城北35公里处,建于北宋治平年间。石窟宽2.7米,高2.6米,深3.5米,正中莲花座上雕有观音菩萨像,左右有4对人物雕像。另有一对石狮和一座石香炉。

李家河石窟位于宜君县城南30公里处,宽、高各1.5米,深约3米,窟中有基坛,坛上中部有释迦牟尼佛雕像坐于莲花台上,左右有文殊、普贤菩萨坐像。

石宫寺石窟位于子长县城西15公里的钟山山麓,故又名钟山石窟。始建于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以后各代都有重修。万佛洞是其中最大的石窟。石宫寺石窟的雕塑继承发展了唐代以来的雕塑艺术,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七里村石窟位于延长县城西北3公里的延河东岸山崖上,建于明代。窟口呈方形,宽2米,高3米,深4.33米。正面有台,台上有3尊太上老君像,均坐莲花台上。每尊像左右各有一弟子。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