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文/郭洁
甫抵曼谷,诸事繁杂,既要跑公司注册,又要忙于业务衔接,还要选定新公司地址,无奈只得借一位朋友陈先生的闲置公寓小住。
这是一幢半圆形的15层公寓楼,位于石龙军路一侧,窗外不远处即是横穿曼谷市区的湄南河。凑巧我住的房子又位于顶层,每日忙碌一天,到得黄昏归来,冲个凉,坐在阳台竹椅上,近处浏览波光粼粼的湄南河,以及那穿梭于河上的拖船、游艇、轮渡;远处俯瞰一下市区的高楼、街区、庙宇,听听寺庙里悠悠的钟磬之声,倒也减去了不少的疲乏。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刚刚起床,便听到天空中响起了隆隆的雷声,继而乌云翻滚,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我急忙到阳台上收晾着的几件衬衫,忽然听见“哎哟”一声,只见斜对面一家阳台上有一位年轻姑娘失手将一件T恤衫掉了下去。她趴在扶拦上向下望了望,声音不大,但却十分清晰地说:“真倒霉!”
“中国人!”我有些诧异,待想仔细打量一番时,大雨已铺天盖地而至,我们忙各自回屋。
打这儿起,不知不觉地,我就有些留意这个同楼而居的“女同胞”。然而尽管住同一幢楼,出入同一个楼门,用同一部电梯,却一直没有机会见面,她仿佛整日呆在屋里不出门,抑或昼伏夜出,与我作息相反。只是偶而星期天在阳台上能见上她,而她似乎总是对着湄南河发呆,脸色阴郁,从未见过她那儿有什么别的人出现过。
1993年国庆节前夕,适逢周末,恰好贵州六盘水水泥厂的几位厂长朋友来泰国考察,洽谈业务,于是我便略备了些熟食、啤酒、饮料之类,在我15楼的公寓开了个小小的“国庆派对”。喝着“青岛啤酒”,吃着“梅林”罐头,听着韦唯、毛阿敏的歌子,不大的小屋里倒也洋溢着几分节日的气息。
酒席正酣,我到阳台上取餐巾纸,无意中发现“女同胞”正在对面痴痴地望着我们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窗口。——一定是这里久违了的乡音吸引了她。——我冲她笑笑,“小姐也是中国大陆来的?”
她惊喜而又怯怯地点点头,但马上又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禁忌一样,急忙进屋去了。
过了几天,这套公寓的主人陈先生约我在龙城花园吃饭,我终于忍不住向他问起这位“女同胞”。
“她啊,”陈先生蔑视地说,“还不是一只笼中的‘金丝雀’!”
见我一脸的困惑,陈先生吸了口烟,笑曰:“这种妞儿目下曼谷多的是,不是让人包起来做小妾,就是到歌厅当吧女。千里迢迢,背井离乡,把中国人的脸都丢尽了。”
“可我怎么觉得蛮清纯的。”我呐呐道。
“清纯?”陈先生在烟缸里捻灭烟蒂,“笑话!金屋藏娇,逢场作戏,寡廉鲜耻,不思进取,何来清纯!”
我默然,可又实在不愿相信他的话。
圣诞夜,我同几位泰国友人到素里翁路上的“嘉乐斯”歌舞厅消闲。一曲终了,主持人宣布由来自西湖之滨的兰小姐为大家献歌。继而一曲悠悠的曲子回荡在整个大厅里。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远方……”
我透过影影绰绰的舞蹈者看去,却原来是那个早已熟悉的面孔,那位毗邻而居却不曾相识的“女同胞”。只见她穿着开口极低的裙子,浓装艳抹的脸上淌着晶莹的泪水,如梦如痴地吟唱着,似乎心中有无限难言的隐衷。
歌毕,一位花甲之年、秃头短腿的男士走上台去,在她粉颊上印了无数重重的吻,为她挂上3个花环……
不久我就搬到四披耶路上的公司去住了。有一次又到陈先生的这套公寓串门,却发现斜对面阳台上站的已是一位陌生的圆脸姑娘……
望着夕阳下金光闪闪的湄南河水,脑海中总是响着那首哀婉的歌儿: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