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榆林地区皮毛总厂
转换经营机制企业出现生机
本报讯 榆林地区皮毛总厂按市场经济要求,通过联营、裂变、入股等办法,大胆对用工、分配、以及干部制度进行改革,摘掉了亏损帽子。
榆林地区皮毛总厂是地区一家老企业,有600多名职工。以前因走计划经济的老路,企业惨淡经营,举步维艰,连续6年亏损,工资也难按时发。去年,该厂首先通过联营、引进技术的办法,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与浙江、内蒙等地联营办塑料厂、猪鬃厂、皮毛厂、肠衣厂。其次是裂变,关闭老厂,通过租赁和股份制办法,组建普惠毛皮厂等具有多种经济成份的10个经济实体,明确其产权归属及各级职责,把职工个人利益与企业集体利益紧密捆在一起,领导制度实现董事会制、用工实行合同制、分配实行技能制、干部实行聘用制。
榆林地区皮毛总厂通过一系列改革,轻装上阵,出现勃勃生机。仅去年就开发出10个皮毛、塑料产品,很快打开国内市场,其中有4种产品出口俄、美、日等国家。 (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