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界的美容师
——记我省裱画家姚庆丰
文/柳江河 图/林关生
瞧!照片上的两人,左边是全国著名画家王西京,右边则是西安国画院的裱画家姚庆丰。一个做画,一个裱画。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名人能与姚庆丰联手合作,可见其绝非等闲之辈。用王西京的话说:“姚庆丰裱的字画,平贴、舒展,颜色搭配得当,其装裱质量在我省书画界也属上乘佳作。”
姚庆丰34岁。他20刚出头,便在全国十大装裱艺人、苏州的纪国俊老艺人手下学艺。苏州从古到今,人才辈出,在装裱字画方面也是自成流派,以细腻、素雅等特点而名噪海内外。姚庆丰学艺前,只会些瓦档拓片的复制。装裱字画,对他真够新鲜。可此人遇事认真、爱钻。不少学艺人,师傅怎么教,就怎么学。而他不但学好师傅教的,还想着法把师傅的“保留节目”套出来。纪国俊老艺人还很喜欢他这种执拗的犟劲,也常给他“开小灶”。这使姚庆丰获益丰厚,长足飞快。从装裱字画的药水配制、颜色处理,到揭裱、手卷等高难技术,一并吸收消化。从此,他在装裱字画的天地里,如鱼得水,游刃自如。
姚庆丰不愿做那种默守陈规的庸庸碌碌者。他把南方裱画的细腻、清秀与北方裱画的豪放、显明融为一体,独辟蹊径,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一次,长安青门斋书画社到广州办书画展。其中不少作品弥足珍重,价值连城,稍有不慎,将会置名迹于死地而成千古之恨。有石鲁、张大千、齐白石、傅抱石、黄滨鸿等人的作品。姚庆丰装裱100多幅,出了30多个花样,无论是款式,还是色样,都出人所料。此次画展在广州引起轰动,不少华侨和外宾四处打听:装裱的字画出自哪位名家之手,非要拜见。当姚庆丰被众多书画家推荐出时,这位才22岁的毛小伙令参观者惊讶。有位华侨说:“如此年轻的后生,装裱工艺如此细腻精湛,少见,少见!”不少人纷纷递名片,有的还掏钱索买他装裱的作品。在此,姚庆丰初露锋芒。
初次和姚庆丰见面,给你的感觉是:此人机灵聪慧,尤其是他那双深邃的眸子里孕含着坚韧和执著。他爱穿浅色或白色的衣服,衣着整洁,显得潇洒,这与他对工作的严谨有关。他说:一个人的服饰,有时也确实反映出他对工作的态度。在他的工作间,四壁上挂满了我省一些著名书画家送他的字画。各种家什物品摆放井然有序。他灰谐地说:“装裱字画的人,实际上是在给字画进行美容。美容师岂能邋遢!”
姚庆丰对裱工极端负责,精益求精的精神已名不虚传。一次,有位收藏家送来一幅清朝杨州八怪黄慎的花鸟画。其作品因几经转手,画心严重残缺。这位收藏家曾求访过不少良工巧匠,都不放心他们做工。他看了姚庆丰的实际操作后,才放下心。等他拿到画轴时,画面完好如初,使他惊喜望外。
姚庆丰先后装裱过于右任、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石鲁等艺术大师数以百计的作品,多次参加我省出国画展的装裱工作。是他靠着一双手,加上勤奋和智慧,使一幅幅字画活脱脱地跳入众人眼帘,一幅幅字画漂洋过海。他装裱技术在日臻完善的同时,也不断学习字画艺术,对书画界什么流派、手法、特长,他能滔滔不绝口,并达到了辨别好坏,识别真假的能力。因此,不少有名的书画家作品出手,也请他评头论足。正因为他的装裱技术在我省出类拔萃,不少人慕名前来学艺,他的学生已是桃李满天下,其中不少人也成了先生。他说:“为了让古老的中国文化艺术发扬光大,我还要培养出更多的装裱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