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05月19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书生馋书(散文) 让世界了解中国 电弧 图片新闻 五月 陕南小品(二章) 广告 水围木城 根 祝贺五月 秋艳图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水围木城

封筱梅

您听过一个小城镇的兴起、发展,保持其特色,竟然和一个汉字有绝大关系的事吗?明朝,居住在金沙江畔的纳西族土司木氏率领家族来到丽江这个地方,大兴土木,建造宫宅,于是那地方的居民也就渐渐地增多了,逐步形成了一个小城镇。但是这个小城与别的城镇不一样,没有城墙。原因很简单,因为土司姓木,有人告诉他如果你要围了城墙的话,“木”字就成了“困”字,太不吉利了。又因为水能兴木,可免其受到火的损伤。所以土司命工匠们在小城里修了许许多多的水渠,小河,小溪,颇具江南水乡风韵。这个小城就是今天云南省丽江县的大研镇。

悠扬的乐曲声把我们带进了一座庭院里,几位年近古稀身着盛装的老人正演奏着纳西古乐。

玉龙雪山下的黑龙潭是大研镇的水源,清彻的泉水由高而下流进街里。

那边是玉龙雪山,这边是黑龙潭。这水就是从龙潭流下来的。分三岔流进古城里去了。这三股水进城后又分为许许多多的支叉,流进各家各户,形成一个水网,供全城使用。早上这水是拿来饮用的,中午以后就用来洗衣服洗菜。到了晚上,水又干净了。全城都这样,家家户户有流水。

老人讲:“家里有了这水很方便,洗衣服洗菜啦都用它洗。”

这里有三眼井。第一眼井是饮用水,第二眼井用来洗菜,第三眼井可以洗衣服,数百年来镇民们约定俗成,从没有人乱用过。

玉龙山挡住了北风的侵袭,穿街绕巷的泉水调节了小城里的气候,所以,这里四季如春。

纳西族的姑娘十分勤劳,这一点在她们服饰上也有所表示,大家看,这里黑的地方代表的这是黑夜,这呢,是七颗星星,头饰上这颗亮晶晶的是月亮。就是披星戴月的意思。表示她们晨披着星星出去耕作,晚上戴着月亮回到家里。

六七百年前,木氏土司大兴土木时,修建了许多殿堂、庙宇,并请汉、藏、白等各族工匠绘制了大量的宗教题材的壁画,这些壁画不仅是宝贵的艺术珍品,而且是今天人们研究纳西族古时社会、文化的难得的资料。

纳西族的先民们在一千多年前造了如图如画的象形文字,即东巴文,按纳西语直译,“东巴”为“山乡诵拜者”。因此,这种文字过去多半是用来书写经书的。

丽江始建于宋末元初,但大规模建设是在明朝,王凤楼虽经数次重建,仍保持明朝时的风格,这在国内是难得一见的。

这里的居民住宅都是木结构的瓦房,多为三房一照壁的四合院,对梁枋等构体外露部分和门窗采用缕雕、浮雕等手法彩画装饰,在结构与造型上既有古代中原建筑的某些特点,又结合本地情况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形成了纳西族独特的风格。

到丽江来的人,都不能错过机会,尝尝纳西族的名点心——丽江粑粑。它油而不腻,百吃不厌。

起源于商,繁荣于商,这是古镇充满活力的缘由。来自四川、贵州、湖南、浙江的商贩和本地的个体户云集四方街。

说到这儿,您肯定会觉得这真是一座很有价值的古镇,要好好保护。可是,有些老百姓却不这么想,现代生活已随着哗哗流淌的小溪进入了千家万户。他们有了钱,想盖洋楼,用自来水,果真如此的话,古色古香的小镇必将面目全非,这可苦了县长们,我们离开小镇时,心里也产生了几分担忧。当然,这很矛盾。我们是真心地希望,古城里的居民们既能过上愉快的现代生活,又不致愧对祖先,将这个独特的小镇风格完整地保持下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