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先做一只“丑小鸭”文/白土
对人不能搞欺骗,要讲实话,干事规规矩矩。
——包玉刚
世界“船王”包玉刚的船队鼎盛时期,拥有船只202艘,总共有2100万载重吨,在香港数以百计的独立船东的商船总吨位中占二分之一,在世界占五分之一。
1955年,37岁的包玉刚倾其所有从伦敦船舶贸易公司买回一条使用了30年的烧煤的破旧船只,跻身于竞争激烈的香港航运界。
在千帆竞发的航道上,他的船实在是一只不起眼的“丑小鸭”,随时有被吃掉,被挤垮的可能。然而,包玉刚的恪守船只起号要小,办事要实,不盲目跟从别人的原则。他以比市面低得多的固定价格将这艘船长期包给一日本公司。不久,待需船量锐减、运费猛跌时,其他人闲置的船不仅无费可收,每天还得支付几万元的必要开支,求实的风格却使包玉刚照收租金,稳坐钓鱼台。与此同时,他还严格培训船员,增加轮船小修次数,从此获得良好信誉,使日本航运公司极力要求长期租用他的船只,包玉刚终于在航运界站稳了脚跟。
60年代,石油成为全球紧俏商品,运输石油的大船东以“散租”形式获取高额利润,而包玉刚仍以低租金长期出租他的船只。1973年,世界出现第一次石油危机,那些大船东的油轮几乎一半无货可运。包玉刚不但没受到冲击,反而稳步发展,船号不断增加,信誉日渐见高,逐步登上了“超级船王”的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