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06月30日
第3版
03

亏损企业职工有“三怨”请查穷“庙”中的“富方丈”

编辑同志:

近一段时间,因工作需要,我们去了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发现一种令人费解而又奇怪的现象:部分亏损企业的厂长(经理)面对亏损局面,一味强调客观原因,不但不与职工同甘共苦,努力扭亏增盈,反而干出许多有损集体利益甚至违背党纪国法的事情,引起职工群众强烈不满。据了解,目前我省亏损企业职工对这些企业领导人有“三怨”——

一怨“追求个人享受”。有些厂长(经理)在自己任期内,丢掉艰苦奋斗作风,一味追求享受,铺张浪费,成为企业的“败家子”。某单位今年春节后升格为副县级,原厂长不顾企业亏损100多万元的实际,上任后第一把火先“烧”掉原来他乘坐的波罗乃茨小轿车,花20万元换辆新桑塔纳。第二把“火”是花费2多万元,装饰接待室和厂长办公室,给自己一人安装两部程控电话(而该厂与外面业务联系最多的生产车间、供销科、财务科等近10年一直没有电话)。第三把“火”是巧立“有毒工种、误餐费”等名目,把自己的工资涨了4级,高出国家规定工资标准。群众议论说:“厂长的官越做越大,厂里的日子越过越穷。”

二怨“卖厂求荣”。曾位居市利税大户之列的省属某厂,近年日子吃紧,一条由国外引进的生产线,由于后期资金短缺难以投产。厂领导研究,以“扩大生产”为名发动职工集资100多万元,在厂区建成一座高档招待所,里面50%的房间地毯、卫生间、电话、席梦思一应俱全,很是奢华。该招待所盖成后,仅供每年来一次的二、三位省厅“检查人员”住用,由于地处县城2公里以外,社会上求宿客人几乎没有。

三怨“坑厂肥己”。某中型棉织厂由于历史欠帐多、产品质量不高、品种单一、内部管理混乱等原因,产品大量积压,企业濒临倒闭。厂长“穷则思变,致富有方”。他先后花费公款数万元,北上南下,还携带家属赴东南亚“考察项目”,两月后先后与五家外企联办该厂五个“分厂”,自己分别兼任各分厂“董事长”,月薪合计约1000元。除包装箱外面的制造厂名变动外,箱内的产品仍是“原班人马”。由于名不符实,仍是打不开销路,增加了企业亏损。一年后该厂宣布停产时,厂长的腰包鼓起来了,职工的肚子气大了。某地区一企业领导人口头上老是要职工“爱厂如家”,但其行动都是另搞一套。本来已住有三居室楼房,不久前在兴建职工家属楼中,又专门修了一幢供厂领导享用的四居室单元楼。一职工愤愤地说:“他这样做,是为官一任,造福一帮!”

人们普遍希望在反腐倡廉中查查亏损企业的问题,治治那些穷庙里的“富方丈”。

读者赵雷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