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九一八”事变后的陕西工友抗日救国会
——陕西工运史话⑩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向中国军队发动了突然进攻,第二天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沈阳、长春等20多座城市,4个月内东北全部沦陷。次年1月28日,日军又进攻上海。这就是近代有名的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件。
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传到陕西,各界人民群情激愤。西安于9月27日举行了有六、七万人参加的反日救国大会。10月,西安各校教职员工连日集会,要求惩办贻误外交的王正廷及东北守土军事首领,警告当局不许干涉民众运动,立即实行对日宣战。在群情激昂的抗日运动中,陕西各界反日救国会成立。1932年2月26日,陕西工友抗日救国会举行成立大会,参加大会的有西北文化报社等20余家单位的工友1000余人。会议通过了要求当局对日宣战、保护工人爱国运动、全国各地民众一致武装抗日、下令张学良恢复失地等4项提条,会议举行了游行。省工友抗日会成立后,省印刷局、西安报社、新秦报社、西安石印行业和电话局等,都成立了工友抗日分会,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
以学生抗日救国会为骨干的陕西反日会(后改为抗日救国会)成立后,主要进行了建立各界抗日救国组织、发表抗日宣言和通电、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查禁日货以及募捐等活动。国民党当局当时对日本侵略者的大举进攻采取不抵抗政策,对内则千方百计阻止、镇压群众爱国运动。1931年11月,南京政府内政部发出代电,要求对“国难”“静候政府处置”,“对罢工怠工事件严为防止”。陕西当局对抗日救国会则采取冷漠态度。
中共在九一八事变后发表声明,坚决主张对日抗战。但是,由于当时“左”倾路线在党中央占统治地位,照搬共产国际提出的“武装保卫苏联”的口号,使中国人民难以接受。同时脱离实际地要求在国内发动总罢工与兵变,立即“创造出北方的苏维埃区域”。陕西的党组织基本执行了这个方针,但提出了“利用反日会的公开活动……作宣传鼓动。”1932年4月,省委领导学生抗日会痛打了反动政客戴季陶,并逐步重视了对抗日会的工作。部分工人也参加了这次斗争。
陕西各界抗日救国会成立后,虽然进行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抗日活动,但也是困难重重。1932年上半年由于查禁日货同商人发生矛盾,导致西安各商号举行了全市总罢市,而得不到当局有力支持。在九一八事变一周年纪念日到来之前,国民党当局又“通令全国要工人照常工作,学生照常上课,出动全体宪兵、警察、侦探,禁止一切群众集会和示威游行”,并采取高压和利诱手段“解散工友抗日会”,使活动了一年左右的工友抗日会逐渐停止了活动。 (史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