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09月06日
第4版
04

回家做女儿

□文/柳中秋

老天爷不知中了什么邪,今年的夏天热得早,热得让人发昏,天天看天气预报,盼着能下点雨起阵风,让人爽一爽,可难遂人愿,一直持续高温。由不得人心里烦燥,干起事来也无精打采。想起百里外的父母,想起哪儿到底有些青山绿水,索性告假几天,一来避避暑气,二来也看望一下父母。

说起来,我和父母相距虽然不算远,一是交通不便,加之我身兼三职——职工、妻子、母亲。哪一头都想做得称职,一天到晚忙忙碌碌,一年很难回家一趟。

这回好了,一个人回家,我便只有一种角色——做女儿。

我的出现,令父母大喜过望。道过平安,母亲就在家里忙碌起来,做晚饭的时候父亲又出了门,一会儿便捧着冒着热气的酱猪肠、猪耳朵回来,这是我从小就喜欢吃的。父亲说,食堂轻易不做一次,做时买的人太多,怕买不上,跑到后面找人买的。廖廖数语,使我心里感动,因为我知道父亲一向是最不愿意做这种事情。

回家真好!品尝儿时就吃惯了的口味,听父母争着叙说我幼时的趣事和调皮捣蛋,我放松了劳作惯了的身心,懒慵慵地歪在沙发上,深深地陶醉于父母亲营造的那种发自心底的无私的爱的氛围中。

无意中打一呵欠,父亲急忙住口,说中秋晕车,也累了,早点睡。母亲已开始铺床摊被。

无需劳作,无需操心,一夜好睡。第二天上午,仍赖在床上迷糊之际,隐隐听见唤中秋、中秋的叫声,声音并不大,却一声声传人耳中。声音是那样的熟悉却有一种久违了的感觉。噢!是童年时听惯了的那种唤声。

那时我上小学,字识的不多却喜欢看小说,白天抓空看了不过瘾,晚上继续偷偷看,睡得很晚。每日清晨,父亲都要喊我很长时间,我才起床。父亲喊的时候,声音总是不急不缓地叫中秋、中秋。见我没动静,又耐心地接着叫中秋,该起床了。我嗯一声又迷糊过去,有时要叫上十几次。现在想起来才觉出父亲那时从没大声地喝斥过我一回,竟是那样耐心地日日、月月、年年地于每日清晨唤我上学。

岁月悠悠。那唤声现在听来唯一的变化在于苍老,但它更震颤着我的心。眼泪便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我不应声,一动不动,故意让父亲再多喊几声,再体味那难得的亲情,享受父母对我那种特殊的呵护。我知道,这些不能再如从前一样伴我去度日日、月月、年年…

欢愉的、无拘无束的几天假期,好象是一瞬间就过去了,归期至,面对年已过花甲的父母却恋恋不舍。在父母亲的劝慰下,我终于踏上归程。起程时,望着被晨风吹拂着满头银霜、满面慈祥为我送行的父母,我泪眼模糊。无情的岁月改变了他们的容颜,却改变不了他们对女儿深深的爱。我在铭记这无法言喻的爱的同时也在思索,做为女儿,我又该为父母奉献出什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