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10月01日
第4版
04

《梆子老太》后话

陈忠实

最近出版的《梆子老太》这部中篇是我十年以前写的,编这本书时又读一遍,颇多了一些感慨。这部小说发表后有些争议,有朋友说好,好在挖掘人的灵魂了,触及到民族的某些痼疾了。有朋友说不好,怎么能如此辛辣地讽刺一个“贫下中农老太太”?创作误入岐途了。这样的争论搁到文学已经大进步的今天肯定不会发生,但在80年代初却是很认真很严肃的争论。这使我想起80年代初诸如男孩该不该留长发,男女青年该不该穿喇叭裤扭迪斯科的争论。争论的内容相去甚远,而争论的本质却是一样的。现今回想起来,竟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慨叹。

这样的争论依然没有停止断绝,只是形式有所不同而已。这种争论的不断发生,又很清楚地表明生活演进的轨迹,不是简单的生活现象的重复,而是每一次争论的自然消亡和新的争论的产生,都无可置疑地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心理的更深层的解放。文学的发展亦然。

梆子老太的心理痼疾,作为一个单个的人,不会引起我太多的兴趣。问题恰恰在于,这种不健康的心理,正好造成不正常的政治能够得以疯狂起来的温床,也最容易被不正常的生活所扭曲为一种畸形的灵魂,这种畸形的心灵又会以令人难以理解的恶的方式再去扭曲别的人和整个社会。健全而又健康的政治是属于人民的政治,它的最根本的职能就是培养具有健康健全的国民的素质。而我深感欣慰的是,我们现在正在建设的生活,肯定不会纵容如梆子老太那种心灵膨胀再膨胀了。

生活在今天的年青人,没有经历过“文革”和“四清”的灾难,恐怕很难理解梆子老太的行为。了解一下这种心灵也不无好处,起码可以看到我们的生活曾经发生过怎样令人哭笑不得的灾难,从而更增加推进新的健康的社会朝前迈进的坚定性。

至于其它各部小说,让读者自己去评判吧,我只是有感于《梆子老太》发表十余年来的一些变化,仅此慨叹而已。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