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女工、工作和孩子
张秦
无论是企业接收学校毕业生、复转军人,还是招工、调人工人,最头痛的还是女性。一些企业就明文规定拒收女生或女军人,理由是来后没干几天就要结婚休产假,一些即使非招女工不可的企业也只收18岁到22岁的女性,超龄说什么也不要,且接收的18岁到22岁女性也给严格规定了结婚、生育年龄,理由不言而喻,于是,女工、工作和孩子几乎成了每一个新家庭三位一体的棘手问题。
某纺织女工仅休了一月产假就去上班,因为奖金没有,福利被扣,微薄的收入难以维持生计,加之丈夫每月仅有180多元的干工资,生下的小宝贝所需都要花钱。她便刚出月就去上班,中途两次回家给娃吃奶。结果得了一身的“月子病”。某国有粮站女工李某抱着孩子上班,的确影响了工作。雇个保姆吧,她和丈夫每月共领350元的工资,几乎月月花个精光,仅吃饭月平均支出180多元,且如今一个保姆一月得80——100元,还要管吃管住。同时,他们每月支出的房钱、水电费达90多元,给孩子买奶粉、饼干等食品每月需20元左右。实在不敢雇保姆。只好抱着孩子“共同工作共同致富”。但时间一长,大伙极有意见,几乎每个人都嫌她抱着孩子干不了活,每月还照样拿工资。气得她常唠叨:“谁人不是娘养的?”回到家,她常想:“人要孩子到底干什么!简直是个负担!”一次,一位职工当面指责她抱孩子上班,她却以牙还牙:“我上班抱孩子是为祖国培养花朵,你们大男人上班打麻将倒是为谁来着?”顶得那职工哑口无言。事毕,她偷偷地哭了一场,某物资局一女工实在没办法便咬着牙雇了个保姆。然而,接二连三的不顺心事使她又无奈了。一次保姆给娃喂凉水,把娃喝得拉了一个月肚子。还有一次,保姆忘了锁主人的门,让小偷“光临指导”了一大圈。有心辞了保姆,她既无娘又无公婆,上班又无法带孩子;送幼儿园吧,孩子还没到法定年龄;不辞保姆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她不仅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使她整天提心吊胆的,无心工作。后来,她只好将孩子送往千里之外的亲戚家。但远隔千里,想儿心切,孩子幼期教育又无人管。她流着泪对丈夫说:“谁叫咱要孩子呢!”
孩子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女工问题同样亦是个社会问题。我想,在孩子未人托前,女工若带上孩子上班,这就要单位分个轻工作,多加照顾,单位的大男人们、未婚女性们及其他“过来人”要多理解多帮助多支持。这样可避免各种各样的事事非非。当然,单位领导、男职工及其他无孩子或孩子大了的女性,要正确认识女工抱孩子上班问题。凭良心说,女工抱孩子上班并不是她心甘情愿的,而是处于无奈而为之的。再说她们抱孩子上班一为工作二为祖国三为自己。据了解,女工抱孩子上班问题一直为单位特别是企业所争议,规定或说法不一,这无形中给女工一种心理压力。
“宝宝、宝宝快长大,人家白眼妈妈怕”,许多女工把积怨通过泪水流进了心里,淌在了孩子脸上,打湿天真的稚心,也打湿了丈夫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