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12月03日
第2版
02

十年技改十七项 创造价值六十万

工人姚汉民八载获誉十六次

本报讯 铁一局三处职工姚汉民25年扎根生产一线搞革新,10年来技改成功17项,所提合理化建议被采纳23条,节约价值达60余万元。1987年至今7次评为局级先进生产者,5次评为局优秀共产党员,荣获局劳模、铁道部火车头奖章和劳动部颁发的“工人技师”证书。

只有高小文化程度的姚汉民,人路至今坚持结合本职工作刻苦自学不间断,系统地自修了《钢筋工程》、《钳工基础》、《机械制图》等专科知识,被职工称为“能降纸老虎”的能人。在7座隧道、57座大中小桥及众多涵渠施工中,他负责预制绑扎钢筋1500余吨,坚持电焊对焊等方法,使规定5%的损耗降低到3%左右,节约钢材50余吨。在秦皇岛“引青济秦”施工中,他发现图纸上有些钢筋部位布置不合理,不但施工麻烦而且浪费,就四处反映,有人劝他别“班门弄斧”了,可他坚持把设计单位请到现场大胆提出意见,终使另作更改,仅此一项就节约钢材23吨。

京九线上,姚汉民更是刻苦钻研,成功地进行了10余项技改,他设计制造的爬坡车以自卸稳快等优点赢得众口称赞;设制的适用于隧道直线直墙、曲线曲墙补砌的整体滑行模型,只要4人用撬杠一顶就可滑行到位,与人工立模相比,每百米可节约工费料费15000余元,两座隧道使用后已节约10余万元;碾子湾隧道埋层线,塌方多,采取“小导管注浆法”施工,急需平行钻孔机,买一台需几十万元,姚汉民反复试验后,把风钻头原Φ38mm横刃改成Φ50mm,解决了钻孔难题,使30余吨钢管按设计要求如期注浆,节约10余万元。同时他又试制成打锚杆用的连接器,发电机与高压电共用的九头闸等八件实用机具,不仅节约了大量资金,而且加快了施工进度。多年来,姚汉民搞技改大到上万元,小到几角钱,不论是领导交办还是自发主动,从构思计算,绘草图等都是利用业余时间,从未要过半个加班和一分钱奖金;他家居陕南山区,劳动全凭人背肩挑,妻子患严重的肺结核病,可他总以企业的生产为重。1987年至今的14个夏秋两忙,他置家不顾而忙碌在工地上,力行着主人的责任。(晁开全)⑩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