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为企业服务”
—省工商行“票据清算中心”见闻
企业经营中常会遇到这样的事:为了商品交易、劳务供应、清理旧欠、资金周转等,要委托银行将款项汇划,银行填制报单,通过邮局寄递异地收款银行,再给收款企业进账。这个程序快则三四天,慢则十几天,几十天。有的企业因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延误了生产是常事。针对这一问题。省工商银行于今年8月15日开展了区域票据清算业务。目前,该行已有6个地市行的19家对公营业机构参加。
12月6日,大雾弥漫,最低气温零度。9时50分,记者来到省工行大楼415房间“票据清算中心”宝鸡、咸阳、铜川、渭南、西安以及省行营业部的清算员已就座,10时整,清算开始。各地的清算员将报单交给工作人员王莉,她的手指熟练地在计算机键盘上敲打着,并发出“哒哒哒”的声音。荧屏上立刻显示出报单的数字。随后,计算机打出一张清单,款项数目一目了然。清算员又相互交换票据,并一一登记人册,工作井然有序。不到25分钟,工作结束。这天共为企业交换各种票据102笔,总金额达438.69万元。工作人员许宏涛介绍说:“这些清算员还要马上赶回单位,西安、咸阳等地的企业,当天下午就可到帐取款。宝鸡等地的企业第二天就可到账取款。”
“开展这项业务对企业有哪些好处?”几名清算员争着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可压缩企业资金周转时间,减少诸多的工作环节。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工行西安解放路办事处的田明说:“自开展这项业务以来,省电管局反映,以前交收电费通过电汇,最快也要三天,且手续繁杂。现在方便了,上午到银行办手续,下午异地就能收到款。”为了搞好这项工作,省工行所属各地市行也是全力支持。有的行一个月仅此项开支多则四五千元,少则也是一千多元。清算人员更是辛苦。宝鸡工行四人分两班,每天乘坐火车往返于西宝之间,风雨无阻。尤其是夏天,车厢温度高达40度左右。渭南、铜川工行则派专车,每天清早7时许出发。这几天雾大,能见度低,司机不但要安全驾驶,还要正点到达。因此,他们经常连早饭也顾不上吃。咸阳工行的张志忠每天挤班车到西安。一次,他被三名歹徒劫持,自己的100多元现金被抢,但公家的票据一张也没少……
为了更加方便企业,为企业排忧解难,明年,该行将通过电子汇兑联行,扩大区域,24小时开展清算工作。
采访结束了,我深为他们为企业服务的精神所感动,顺手要了一张该行自开展此项业务以来的数据表格,从记录上可以清楚地看到,4个月来他们共为企业清算各种票据5,636笔,结算总金额近6亿元。本报记者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