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5年05月11日
第3版
03

改革自有回天力

——记西安电机厂厂长兼党委书记杨万福

许云卿李庚群

这几年全国中小型电机行业步履维艰,西安电机厂也不例外,这家企业自1990年8月开始亏损,一年下来累计亏损额达844万元,一时成为当地的亏损大户,职工震惊,上下焦急。就在这紧要关头,杨万福被历史和机遇推到了企业“领头人”的位置。

受命于危难之际的杨万福,是个从工人、车间主任、生产副厂长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的实干家,他既熟悉企业,又通晓现代管理知识。他深知企业下滑是经济问题,但根本还在于人的因素。因而上任后,他首先召开职代会,发动职工提建议,倾听职工呼声,问计于群众。经过一番了解,发现企业下滑原因很多,但违背职代会通过决定的分房方案,是当时造成职工思想混乱,企业人心涣散、效益下滑的主要原因。为此,杨万福上任后的“第一把火”便是落实职代会的决议,在一月内将不符合方案的分房全部纠正,并罢免了主管后勤的副厂长。此举深得职工拥护,全厂上下一时群心大震,情绪高昂起来。

倾听罢群众呼声,鼓起人心斗志,杨万福便按照“三个月整顿,六个月扭亏,三年腾飞”的奋斗目标,确立了“闯大户,钻冷门,填空白”的经营战略思想,又大刀阔斧从加强内部管理上做起了文章。

人浮于事是企业一大难题,为使干部能上能下,建立竞争机制,他从精简机构人手。将原来的47个处室压缩到现在的22个,将15个部门组建成独立核算单位,从厂子分离出来,推向市场,干部编制由803人减为563人。对全厂职工实行全员风险抵压,使企业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体制。并实行向生产一线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供销人员倾斜,在工资、奖金分配、住房、子女就业和家属农转非等方面向三个一线倾斜,为科技人员办公楼安装了空调,并专门拨款新建了一幢科技人员公寓。为中青年科技人员解决住房问题,对有突出贡献的给予重奖。高级工程师唐叙林开发出转子压铸机,厂里一次就奖给一万元及三室一厅住房一套。过硬的产品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杨万福上任后扭住科技进步不放松,三年来电机厂先后研制开发了ZTP—62L,ZTP—82A铁路机车专用直流电机,Y系列中型高压电机,新系列中型低压电机和获得国家专利的1000RN、1600RZ、2500RN系列电机转子压铸机等新品,并使从德国引进的Z4系列直流电机通过鉴定,投入批量生产。全厂累计完成新品400多个品种,200多个规格的开发任务,新品产值率达20%以上。为提高产品质量,厂子推行质量分等计件工资制,实行“质量否决权”和“黄牌警告”制度。1993年1994年,国家中小型电机质量检测中心两次突击抽查,该厂电机全部达到合格,成为国家技术监督局重点表扬的四个单位之一。

为改变过去计划体制下重生产轻营销的局面,杨万福上任以来紧紧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对内开展直销,先后在北京、武汉、成都等地开办经销分公司,使产品直接进入市场,对外采取到国外办厂的方式,参与国际市场,和意大利合资开办了“三德意公司”,和泰国开办了“中泰西曼电机机械发展有限公司”。目前,该厂产品已远销欧美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实践证明了杨万福领导有方。全厂经济效益连连上台阶,去年全厂产值达到1.26亿元。实现利税836万元,经济效益居全国同行业前列,企业进入全国500家最大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企业行列。杨万福也先后被评为“西安市十大改革新闻人物”和全国机械系统劳动模范。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