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5年06月17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楼观寻幽 图片新闻 中国队需要什么? 讽贪楹联赵建民 唐明星与华清宫 遐思 小孩骂人谁之过? 肖若兰收徒 《都市放牛》访谈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楼观寻幽

张孔明

甲子年夏,我第一次去了楼观台,最陶醉那清凉界的感觉。我不迷信,对太上老君敬而远之,看见说经台,只眨了眨眼,就掉头向南,一脸清高。拾级而上,曲径通幽,那竹那松,清气逼人,身临其境,杂念荡然,归心于一。登上炼丹炉,居高临下,远,看不尽风云峰峦;近,看不透绿海幽谷,人世间就在眼底,却有恍若隔世感。去时恋恋不舍,不恋山清水秀,只恋清凉静幽,发誓,往后心烦,必来此处寻幽。

一去十年,誓言虽早已淡忘,烦忧却频频纠缠。始信人生在世,有许多无奈,又有许多羁绊。这才又想起了楼观台。游说得一女友同行。岁在癸酉,时在炎夏。楼观台前,门庭冷落,游人未见一个,摆摊设点的,却有三五家。生意做到清净地,不必大惊小怪,不新鲜是一;方便人是二;民以食为天是三。仰望说经台,顿生自卑感。看上善池碑,女友说字好。步步登高,才看见太上老君彩塑。他老人家正襟危坐,冷眼向山,山在南,正是当年登临的炼丹炉所在。有老道守护在侧,目宇和祥,令人肃然起敬。问游人何故这样少,老道只道一声“好”。女友说她莫名其妙。我说,好为好,少女为妙,妙不可言,所以才好!老道闻言,只顾自笑。忽见有一牌匾高悬,上书:道法自然,字中有清凉意,又有高古味。我似有所悟,便告别香火,提议上山。一路走,一路看,总找不到当年的感觉。我只看天,不看地。天蓝云白,令人心旷神怡;地上却尽是果皮纸屑,一种劫后余生的痕迹。上到山顶,清风徐来,身为之爽。却看身外,收割后田野的白,对比一山的绿,这才有了此处不胜幽的咏叹。问女友寻到幽否?女友含笑不语。有小摊贩旁白:你们来的不是时候,早来一个月,感觉一下人满的烦,就能理解人少的幽。

今春,又游楼观台,不为游而游,仍只为寻幽。未到观前,已人流如潮。小货摊一路摆,盈耳的,尽是噪音。售票口挤满了人,大门口撕破的票已落白一地。蜂拥而人,院中仍是商品世界。说经台人口有道士把守,一袭青布衣显见身份,一脸生意相又显见俗态。对老子可以顶礼膜拜,但不必心到,掏钱先买门票,不买,取消你资格。老子居高位,身后有天尊菩萨,此是楼观台特色。所有殿只开半扇门,迎门口摆一张桌,算是香案,侧坐一道士当值,付2元钱,可以抽一签。据说签要灵,须先烧香磕头,再布施香火钱,自然多多益善。对神心要诚,不诚签不灵,但对抽签者言,签在吉不在灵,求得上签,不灵也灵;求得下签,灵也不灵,以故,有人不抽到上签不罢休。我在观里见一老道当众数钱,神情木然,不由悲从中来。知对神鬼之事,迷而信之,无端被左右晃荡,便失却人的价值。悲而鄙之,鄙而憎之,憎而恶之,遂立即逃离了现场,眼不见,心不烦,道法自然,不如上山。山上已无幽处,走到哪里都有人,你拥我挤,你说我笑,你搂我抱,你恩我爱,人间百态,在此一览无遗。走三五步就是一个卦摊,走三五十步就是—个乞丐,走三五百步,就是一个饮食摊点,前者最红火,后者次之,乞丐最受冷落。竹园里正出笋,高者尺许,矮者刚破土。笋粗而尖,确乎激动人心,但不能驻足,驻足必有看林人干预,以为赏者图谋不轨。耳已极不清静,高音喇叭还在不停地喊,不许这,不许那,叫人已烦。上山已无兴致,不上心又不甘,好不容易上得山来,却见山上帐篷一片,把炼丹炉包遮起来。置身其中,不由联想到农村的集市。欲求一幽处已不可得,只有打道回府。

日前,与一友说幽,道出楼观台失幽的感慨。友竟不以为然,并说出他的见解。大意是:幽在心不在自然,人皆为幽而幽,何处还有幽在?听友一席话,胜游楼观台。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