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星与华清宫
张静华
骊山妩媚多姿,景色宜人;温泉水滑,强身健骨,因而迄周至隋,这里均是封建帝王行幸之地。周幽王宠褒姒,烽火戏诸侯,招致杀身亡国之祸;秦始皇戏神女,至今仍为笑料……到了唐代,骊宫更其有名。唐明皇李隆基在位44年,竟来骊山42次。
据《新唐书》载:“十月丁酉,幸温汤,作温泉宫。”由此可知,唐明皇建温泉宫是在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到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明皇取“温泉毖涌而自浪,华清荡邪而难老”之意,定名为华清宫。它背山面水,倚骊峰山势而建,规模宏大、建筑壮丽。宫城有供皇帝居住的飞霜殿、御汤九龙汤、杨妃赐浴汤海棠汤等建筑……华清宫在明皇时期达到鼎盛,成为当时最大的离宫。明皇每次出游均有百官羽卫随从,相当于把长安的中央政府机关全部搬到了骊山。据近年来考古的新发现,华清宫的范围是:东至寺沟(现在的石瓮谷),西到牡丹沟(现之铁路疗养院西侧),南至烽火台(现之西绣岭第—峰),北至今县城的北什字。
天宝年间,唐明皇每年冬都要携杨妃姊妹来华清宫游幸,直至第二年暮春三月才回长安。他们在华清宫里,不是“斗鸡初赐”,便是“舞马登床”;不是“三郎紫笛弄烟月”,便是“玉双琵琶龙香拨”,便是山头羯鼓响,宫中舞霓裳……寻欢作乐,荒淫无度。
这里值得提及的是华清宫中的长生殿,它建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明皇登山游乐亦多在此。白居易《长恨歌》中所谓“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写的就是明皇与杨妃于七夕在此观牛郎织女星时的情景。
千百年过去了,美丽的骊山已回到人民的怀抱,华清池不断被修缮、扩建。如今,骊山以秀丽闻名,华清池以温泉取胜,特别是兵马俑、铜车马的发掘,更为它锦上添花,增加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