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5年06月17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楼观寻幽 图片新闻 中国队需要什么? 讽贪楹联赵建民 唐明星与华清宫 遐思 小孩骂人谁之过? 肖若兰收徒 《都市放牛》访谈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小孩骂人谁之过?

袁敏杰

去一位朋友家,其7岁的儿子,学一年级小朋友让我猜谜语。其中有这样一条谜语:“红匣子,装金子,猜不着了当孙子”(谜底为红辣椒)。我却偏偏猜不着,于是在众目睽睽下,为这位小朋友当了一回“孙子”……

 不少人大概也有过这类尴尬无奈的遭遇:同事朋友熟人家不大不小的孩子没大没小的骂你,你却不能计较,更不能发作,得装出一副很“大度”很“宽容”抑或“大智若愚”的样儿——总不能“和小孩儿一般见识”嘛!可脸上的尴尬、心中的不快,乃至恼火,却是不言而喻的。

 小孩骂人,实在是缺乏教养,令人讨厌的事情。然而,仔细想想,不少小孩骂人说粗话,“始作俑者”却是大人呢!可以这样说,一些小孩骂人说粗话,其实是大人“教”出来的。家长语言不文明,乃至脏话满口,小孩岂能不沾上了说粗话脏话骂人的恶习?还有这样一种现象:小孩呀呀学语时,偶尔“鹦鹅学舌”,稚声稚气地骂人,大人听着倒觉得蛮可爱蛮好玩呢,于是不加制止,一些爸爸妈妈、叔叔姑姑阿姨甚至逼着教小孩骂人,以此取乐。小孩长得不大不小了,说粗话脏话骂人的习惯与年龄“同步增长”。这时,即使大人们不再觉得其“可爱”、“好玩”了,却因习惯养成,令大人奈何不得了!这不能不说是大人之过。

这种现象,应该引起人们的注意。从家庭到社会,都应该重视对少儿语言的文明教化问题。家长尤其要注意自身用文明语言影响教化孩子;另外注意净化少儿口歌语言,剔除那些粗俗、荒唐、骂人等不健康的成分,也是应该引起社会关注的问题。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