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中华英杰(十)
李仪祉(1882—1938)中国现代水利科学家。原名协,字宜之,陕西蒲城人。年轻时两次留学德国,学习水利工程。回国后致力研究水利科学和发展祖国水利事业。曾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陕西省建设厅厅长、中国水和工程学会会长等职。—生最大的成就是在家乡陕西主持修建了泾惠渠、洛惠渠、渭惠渠、梅惠渠4大水利工程,使16县近200多万亩农田得以灌溉。
杨虎城(1893—1949)国民党爱国将领。原名彪,陕西蒲城人。参加过辛亥革命和反对袁世凯的护国战争。曾任国民党政府17路军总指挥、陕西省政府主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等职。长期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接受共产党员在部队中从事政治工作。1936年12月12日,和国民党爱国将领、东北军张学良—起发动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逼蒋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后被蒋逼令辞职“出洋考察”。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要求参加抗战,被蒋长期囚禁。1949年9月惨遭国民党特务杀害。
陈嘉庚(1874—1961)爱国华侨领袖。福建同安集美(今属厦门市)人。早年长期侨居新加坡,从事橡胶业。1911年在新加坡参加中国同盟会,曾募款资助孙中山的革命活动。热心兴办家乡的文化教育事业和公益事业,先后在集美创办中小学和师范、水产、航海、农林、商科等学校,1921年创办厦门大学。“九一八”事变后,在新加坡组织侨胞出钱出力,抵制日货,积极进行救国活动,之后又倡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并任该会主席。1940年回国,到延安慰劳边区军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胜利后创办《南侨日报》,进行爱国民主活动。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府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五十五)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