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5年12月14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劳模效应也是无形资产 开路先锋 图片新闻 在苦涩中奋起 进行《劳动法》实施大检查 积极贯彻落实《劳动法》 图片新闻 民能主事 广告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开路先锋

姚忠信

临潼县5年铺设柏油路150公里,新建、改建砂石路600公里,提前实现了“乡乡通油路、乡村主干道路砂石化”的宏伟目标,整个公路状况一举由西安市13个区县倒数第一跃为榜首。说起临潼县公路面貌“翻黑锅”的变化,干部群众有口皆碑:“应该给筑路工程队队长李力争记头功。”

今年35岁的李力争是位说了算、定了干的硬汉子。担任工程队长几年来,他把自己的心血、智慧、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公路建设。他担负着工程队的组织领导和工程建设双重责任,常年累月和工程队的工友们转战在骊山上下、渭河南北,吃住在工地,劳动在现场,大部分图纸都是他亲手绘制,最脏、最累的工地经常看到他的身影。超负荷的紧张工作,使他先后患上了萎缩性胃炎和乙肝,病魔又夺去了弟弟年仅25岁的生命。病痛的折磨和丧弟的打击,并没有使李力争退缩半步,他咽下泪水,忍着病痛,带着药包,提着药罐,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战斗在公路建设第一线。

李力争在部队专门学习过工程测绘和施工管理,又有不少实际施工经验,他仍不满足,继续在科学技术的高山上攀登。《公路工程》、《公路勘测设计》等专业书籍,他翻毛了书边,画满了批注。他还善于把书本知识同实际施工相结合,不断改进和提高施工工艺。针对临潼渭河北地区渍水多、泥灰结底层容易使油路面发生网裂的现象,他翻阅资料,因地制宜,在全省第一个把泥灰结底层改为碎石灰土底层,使底层的水稳性、板体性极大增强,有效地解决了路面网裂问题,每公里还比泥灰结底层节约资金1万元。县交通局粗略算了一笔账,在几年来的公路建设中,李力争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资金近100万元。

优质高效是李力争的施工原则,坚持一环套一环、一环保一环地抓工程质量。动工前科学设计确定最佳方案,培训技术骨干,逐级签订质量责任合同。施工中严格施工规范,严密组织,总结创造出设立指挥、技术、安全、材料、拌和、整平、机压、养生员、把好路基整形、材料质量、灰土比例、灰土底层养生、底层和面层碾压、油石搅拌、摊铺整平关的“8员把7关”的质量保证措施,工程队从未出过因质量问题的返工浪费现象。1992年以来,李力争带领筑路职工,在西安市交通系统开展的工程质量竞赛活动中,以遥遥领先的高分,连续3年夺得唯一的质量金杯。

县上对公路建设工程实行承包责任制。李力争作为工程承包人,却同职工一样领工资,加班加点从不要报酬,得到的奖金和节约的施工费,全部购置了设备或给职工办了福利,先后添置了运输、拌和、通讯等设备,使工程队的机械化水平较前有了很大提高。

铺展在临潼大地上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像吉祥如意的彩虹,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架起了幸福的金桥,也为李力争在临潼县的公路建设史上写下辉煌的赞歌。为了奖励李力争为临潼县公路建设立下的汗马功劳,县委、县政府破格将他由农民临时工录用为国家正式职工,干部群众多次自发地给李力争披红戴花,他先后当选为临潼县党代会代表、西安市军地两用人才模范和交通系统先进工作者,今年他又被评为全国交通系统劳动模范。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