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6年05月18日
第2版
02

“宾馆就是我的家”

——记华山金融宾馆总经理谭流海

在华山金融宾馆,细心的客人会发现:宾馆有位50多岁、两鬓花白、中等个头的男子,手拄拐杖,一跛一跛艰难地行走着。他一会儿到客房,一会儿又来到餐厅,与工作人员交谈着什么。尤其是来了大型旅游团队,或大型会议的召开,他一跛一跛跑得更欢、更勤,生怕工作中哪个环节出漏洞,会给“上帝”带来不便。每当他那拐杖落地的“咚咚”声传来,服务员便会说:“总经理谭流海来了。”

(一)

华山金融宾馆位于华山脚下。这里泉水喷涌,绿草如茵,林木翳荟,花卉畅茂。一到晚上,华灯四放,光彩耀人。然而,谁也想不到1993年9月30日,谭流海来此负责筹建时,这里还是片废墟呢。为了确保基建工程按质按期完成,他整天泡在工地上,一身汗水,一身泥土,他把工地当成自个儿的家。搞基建他不是外行,对方想蒙人,没门。质量不合格,先交罚款,再重新开工,否则,请便。这在别的单位也是不多见的。

俗话说:吃人家的口软,拿人家的手短。他没吃对方一口饭,说起话来硬棒棒。他没拿对方一分钱,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也是认认真真。整个工程完工,还被评为地区的优良样板工程。

建好了宾馆,就开始招聘人、购宾馆的用品、制定各项规章。那么,宾馆如何管理?这对谭流海讲,是新课题。他当过行长,对存款、贷款的事,了如指掌。可对宾馆的事,他可真没底。“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不会,学!谭流海买了有关资料、书本,认真刻苦学;他去了省内外一些宾馆、饭店,虚心请教学;他参加国家旅游系统办的学习班,专心致志学。经历一番风霜苦,梅花自然放清香。他根据华山金融宾馆的实际,制订出一系列规章制度。服务人员站立、行走、举止、言行的每一招、每一式都倾注着他的心血。于是,宾馆的服务员拾金不昧、好人好事,又成了宾馆的常事。顾客的赞誉声,表扬信纷纷而至,难怪这里的回头客如此多。就连省长程安东下榻宾馆时,也感受颇深,挥毫泼墨:为华山旅游添风采!

(三)

在这里,众所周知,谭流海管理严。他亲戚的—个孩子在此干保卫,因摘了宾馆柿树上的柿子,他不顾亲人劝说,坚决予以辞退。然而,他对待自己的职工,却有着慈父般的心肠。

陕北来的服务员李艳春患急性阑尾炎,急需住院手术,谭流海跟车把她送到医院。当时,正是酷暑季节,又逢停电、停水高峰期。他二话没说,反复去供电局、自来水公司。为了职工的生命,他好话说了几箩筐。他的精神感动了自来水公司和供电局,保证了李艳春手术的顺利进行。

医院条件差,为了让李艳春早日康复,谭流海又腾出宾馆一间带空调、卫生间的客房,把李艳春接回住,还给她送去两箱饮料,还让员工们轮流护理……

采访时,小李说:我的父母也没这样待过我。宾馆就是我的家,谭总经理就像慈父一样!”米脂县来的常菲,因患乙肝,不能在宾馆继续工作。她家生活很困难,临走时,谭流海拿出自己的300元,语重心长地说:“姑娘,回家好好养病,这钱你就收下吧!”常菲再三推辞不掉,含着热泪收下了钱,又含着热泪告别了宾馆。事后,她给谭流海来了封信:在我困难的时候,是你帮了我,你的恩情我今世永不忘!

类似这样关心职工的事,对谭流海来讲,还有很多,很多!

谭流通的行动越来越不方便了,他患有股骨头坏死。医生让他抓紧时间治疗,同事们让他注意休息,可他说:“时间不够用,我放心不下宾馆的事。”他家就在宾馆内,可他经常是整天不回家。

每天,他拄着拐杖艰难地,一跛一跛地出现在宾馆大院,出现在客房,出现在顾客之中!他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在宾馆的建设发展上、倾注在全体职工的身上!他说:“宾馆就是我的家呀!”(柳江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