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烂船”搁浅到重新扬帆
——对县办企业工会工作的反思
□文/周作成
企业工会工作既是党的工作的延伸,也是厂长(经理)工作的延伸。县级企业工会工作也是这样。就拿我们陕西蒲城纺织厂来说,1992年底已是“船烂钉子锈”,那时人心惶惶,职工中有门路的纷纷离厂而去,没门路的指望每月领50元生活费艰难度日,职工怨厂长,怨工会,继而出现了集体上访。面对这种局面,新任厂工会主席立即围绕新任厂长的活厂策略开展工会工作。除向职工宣传“自我抢救,奋力突围”的思想和近期奋斗目标和组织全厂性的技术业务考核外,积极维护厂长的政令畅通,对中层以上干部的工作政绩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测评、颁布厂以上各种劳模推选条件和“吃香”政策。经过厂工会配合新任厂长奋力抢救,企业终于在1993年杀出重围。1994年迈上了“主业精、副业兴”的新征途。1995年再创辉煌的治厂战略更是令人鼓舞。
从蒲城纺织厂这只“烂船”搁浅到重新扬帆,这一系列的实践说明,县级企业的工会组织并不是在与企业的行政领导“唱对台戏”和添麻烦,而是通过各种措施在职工中做了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协助企业行政领导理清了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和突出症结,确实起到了推动和稳定的良好作用。
从蒲城纺织厂工会工作的实践与效果看,县级企业工会在企业中所起的中流砥柱作用不可低估:一是在企业没有专职宣传部门的情况下,在宣传工作方面负起了“挑大梁”责任;二是代表厂长(经理)关心职工生活、经常组织慰问活动和不同规模的职工业余文体活动,使职工感到企业的温暖;三是组织劳动竞赛和职工技术比武,增强职工的爱岗敬业意识和提高业务技术素质;四是代表企业党政领导抓好中层干部考评、先进和劳模的评选、倾听职工群众的意见等等。一个县级企业工会能配合企业党政领导做好这么多“琐碎”的延伸工作,确实起到了“参谋长”的作用。
当然,要实现党的工作和厂长(经理)工作的有效延伸,还取决于县级企业工会主席个人的政治素质。有的县级企业工会主席这样认为:不论企业处于困难阶段还是中兴旺盛的坦途,厂工会都要为党做好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当好企业的“金凤凰”;企业的工会主席应该是治厂能人中的“参谋长”,为厂长(经理)做好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便是“参谋长”的本职工作。基本共识是:这是目前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需要,也是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除了企业工会主席自身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做好每一项“本职工作”的雄才大略!
但目前,在市场经济滚滚向前的大潮中,有的县级企业工会主席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较好地开展工会工作;有的由于个人政治和业务素质,所做的工作与“延伸”的概念相反;有的厂长(经理)从个人短浅的认识方法出发,不重视发挥企业工会主席的“参谋长”作用,结果使治厂战略没有得到企业工会的有效配合;有的县级企业至今还未组建工会组织,主要原因就是企业的党政领导对组建工会组织缺乏认识,简单认为不组建工会,就会减少机构设置和减少经费开支。因而,我们的县市总工会要在县级企业的工会工作中,抓好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帮助厂长(经理)提高对企业工会主席是治厂“参谋长”的认识。对于那些至今还未组建工会的县级企业,应争取主管部门党委的支持,督促、指导这些企业按照《中国工会章程》有关规定,尽快组建工会组织。这样,抓紧抓好县级企业工会的组建和工会工作,取得的经验,还有利于进一步分类指导乡镇企业和合资企业组建工会和开展工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