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殊任务面前
——三五一一厂为驻港部队生产毛巾被记事
文/胡崔良
去年11月21日,总后军需生产管理部一道命令下到了新兴集团总公司3511厂:为驻港部队生产一批毛巾被。
军令如山倒。3511厂虽然是一家敢打硬仗、有着几十年军需产品生产经验的老企业,但这一次毕竟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一无先例,二无专用设备,困难重重。但在香港离别百年、重新回归之际,为驻港部队赶制这批产品,又有着异乎寻常的意义——这不仅是一项生产任务,还是一项政治任务。该厂在样品得到上级确认后,一场牵动全厂人心的战斗打响了。11月27日厂里召开了专题会,成立了以厂长王子英为组长,厂长助理张洪建为副组长的“97”毛巾被生产领导小组。王厂长要求全厂各部门要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对待此项工作,优质投料,操作人员要选用精兵强将,各级相关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要密切配合、跟踪,要做到令则行、禁则止,交货期只能提前,不能推后,确保任务圆满完成。
四车间是这场战役的主战场。他们挑选了30余名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生产骨干,将两班制调整为三班生产,决心以“高质量,高速度,高水平”的“三高”产品早日完成“97”毛巾被生产任务。因此,技术人员在生产现场指导,二车间也抽调力量协助,挡车工提前到岗接班,修理工及时排除设备故障,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规定操作,不让过一个小小疵点。档车工开展了互比互看,保质保量多超产竞赛,看谁的产品质量最好,产量最高。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目,是全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走亲访友的佳节,四车间全体职工却放弃这一年一度与亲人团聚的佳节,以为香港回归,多作一份贡献的心情,挥汗奋战在生产岗位上。从元旦到春节,从初一到元宵节,他们加班加点,没休过一个周日,终于在三月四日了机,提前两天完成了“97”毛巾被织造任务。
“97”毛巾被是否高质量按期完成,染色成为关键。样品要求:用士林染料染色。但这种宽幅、连匹、厚重毛环织物的士林染色在该厂还是首次,设备不具备,经验等于零,为保质按期完成这一艰巨而光荣的政治业务,车间开展了QC攻关活动。小试、中试后的大批量生产,质量却不尽人意,一等品率只有百分之八十,距计划相差十二个百分点。攻关小组根据分析结果,利用周日加班加点,多次修改改装设备,调试配方,调整工艺,对操作工进行加强责任心和严格操作的培训,使产品质量一跃到百分之八十八,再到百分之九十八点七,超计划百分之六点七。质量有了保证,但时间却所剩不多,该厂为操作工制定了超定额的任务和优劣的奖惩制度。车间主任慰隽带头加班加点,辅助部门一块干。室外冰天雪地,室内挥汗苦战。操作工刘晓明脚被烧碱烫伤,但却轻伤不下火线,带伤工作至任务完成。技术员何养宏为此而放弃了新婚那温馨的假期。汗水换来了提前完成任务。攻关小组也获得陕西省纺织质量管理协会“省纺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并被推荐参加陕西省优秀QC成果发布会。
今年3月13日上午,满载1250件优质“97”毛巾被和全厂职工对香港回归与驻港部队的深情厚爱的四辆专车驶出该厂大门,“97”毛巾被的生产任务提前两天圆满完成。为使产品安全顺利的抵达驻港部队基地,工厂打破惯例,组成一支力量过硬、责任心强的四人押运小组。他们一路风尘,啃面包、吃方便面,饮冰水,轮流值班,忍受着疲劳和饥饿,以高度的责任感,历经六天七夜,将“97”毛巾被安全无损、一件不差运抵部队基地。
就此总后王太岚副部长对工厂及全厂职工给予了高度赞扬,向他们表示问候,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