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宗教与迷信
齐连声
宗教与迷信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一部分人的信仰,是一种国家体制或制度;既有积极因素,又有一定的负面效应。后者是一种典型的封建糟粕。此文之所以拼凑到一起,是因为其有着某些方面的联系。
香港是国际大都市,除过大多是大陆过去的华人外,相当一部分人是东南亚人或英国人、印度人。这里信奉佛教、基督教的人很多。因此,这里有着被称为世界第一的用铜制成的佛像,这是1995年才建起来的。为此,英国政府和最后一位港督,是颇费了心机的。
说起香港的佛教,贡献最大的要算素密了。她生于1874年,原本香山陈家女子。1906年,他赴日拜佛。1909年回国后,漫游南海名刹,后来到清凉山拜雾山长老为师,赐法名为素密,字定佛。不久来到金陵千华律院,受具足大戒,正式为名尼姑。47岁那年,素密去香港在凤凰山麓办楞严坛,弘扬佛法。20年代初,素密回到南京后,又请栖霞寺戒师若舜赴港传法,并在这里举办法会,赴会人数每天都多达四五千之众。后来还延长了几天。
谈起素密名尼来,不少香港人是肃然起敬的。不幸的是,一代佛主素密回南京不几年就因情寡体弱而病逝了。据说终年才50多岁。
香港人讲究风水迷信的人也不少。平民百姓则不必细说,单说“有头有脸”之人也不乏其数。在香港,笔者听说有一位腰缠万贯的金融巨头,每逢谈经营业务,他都考虑再三,作重大决策时也要请一下风水先生。只要风水先生点头,他就会当即拍板。即使风水先生让挪一下老板椅,他也会毫不犹豫地遵命。风水先生说维多利亚海港风水好,他就不惜巨资征来地皮盖起面向此港的办公大楼,而且门窗也特别大,说是这样风水好进来。
威名远扬的香港警署的一些警官,对风水是深信不疑的。前两年,在屯门、青山、大兴3个分区的警署的新建筑上,都塑雕了铁公鸡。据传这是风水铁公鸡,能克制“桃花红”。有一段时间,屯门地区时常出现“色鬼”,警署想借此改换一下风水,以此堂堂正正地让风水享有了神圣。
听说,这还是屯门警区最高指挥官祈利邦的主意。祈是外国人,不但信奉基督教,对易经、“风水学”也颇有兴趣。所以,在他的办公室里,摆了不少石湾泥塑,如18罗汉和钟馗等。
在香港的各个警署里,都供奉着关圣帝君,这里面既有“忠义”之追求,也有迷信的色彩。因此,关羽老先生的神像,摆的位置都十分突出,不然的话,说什么关帝要惩罚他们的。1993年初,港岛大案不断,一些人说这是“风水”出了问题。于是,便特意请来一位“风水仙”把关帝像重摆了地方,其它设施也调了位置。这样,警官们才心静神安了。
香港人在数字迷信上,也是够份的。他们普遍崇尚3、6、8、9,特别是8,就更是喜欢。因为8与“发”谐音。他们从门牌号、房号到车牌号,都想得到一个带8的号码。谁要是得到了一个“3388”(香港话谐音为“生生发发”)、“2828”(谐音为“易发易发”)或449(谐音为“世世久”),那一定会大喜大庆的。而对13,却是忌讳的。在这里,大宾馆、酒楼等高层建筑是没有13层的,12B便是其代号了。并且房号、门牌号也都回避。究其原因,这恐怕与西方的一个传说有关:一次,有12个人聚会,后来又来了一个,结果耶稣被害了。大家怀疑是这第13个人干的。所以,无论干什么事,香港人总是谈13色变,就连婚丧嫁娶也要挑选一个黄道吉日。
在禁忌语言方面,港人要比我们内地人讲究得多。在过新年或春节时,人们不说“祝您新春快乐”,因为“快乐”与“快落”同音。所以多般说“恭喜发财”;到快过年时,香港的金鱼要涨价,因为“金鱼”与“金余”同音。在这里,人们还忌讳呼人“伯父”、“伯母”,这与“百无”谐音,因而习惯叫“伯伯”、“伯娘”。在探望病人时,切忌送剑兰、茉莉、梅花等花儿,因为这又与“见难”、“没利”“末利”、“没法”、“霉法”谐音。香港酒家、饭店的雇员不让人说“炒菜”、“炒饭”,这当然是“炒”有“解雇”之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