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养老保险能否保值专家说法大相径庭
“买保险比储蓄更能保值。”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助理、中国金融学院客座教授张国芳说得非常肯定。
“在我国,目前买养老保险不能保值。”中国人民大学财经系保险学教师李岩提出了全然不同的观点。
“什么是保值?当利率增长速度高于通货膨胀率速度,才有可能谈保值。这一点,我国的保险现在并没做到,因此又何谈保值!保险,尤其是养老保险这一类险种,都是长期险,绝大部分人不出意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无法随意取存保险金。既然是长期投资,就要考虑通货膨胀率的影响,避免贬值。”李岩说,在我国,保险公司返还保险金的方式是固定给付,即总返还金额在保险公司与投保人签约时就予以确定。对于长、远期类的险种,固定给付方式能否使投保人最终得到的保险金保值则难以确定,投保人的风险会加大,即使是像“平安”公司那样有5%年递增率也难以确保保值,因为谁能保证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的通货膨胀率会控制在5%以内?
“我国保险公司实行的固定给付制,对个人投保者进行保险投资是有伤害的。”中央财政金融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强烈呼吁应改变现行做法。他告诫“保险生手”们:“保险投资是一种金融商品,它也有质量问题。如果将保险的所谓‘保值’,简单地理解为一种财务上票面原值的保价,其实质等同于把保险投资这项金融商品降质处理。保险投资的保值应是其保险金内在含金量的增值,投保人的收益率应等同于保险公司的收益率。”《陕西信息报》6.12伍文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