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6月21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 “根”在神州 纪念回归珍品诞生记 迎回归的礼炮兵 买鸟放飞迎回归

当前版:第A5版:北国周末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
05

迎回归的礼炮兵

文/巩真

七月一日,这个世人瞩目的难忘时刻,亿万同胞翘首以待,被誉为东方之珠的香港,历经沧桑,将洗雪百年耻辱,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首都北京,同全国各地一样,到处是彩旗、鲜花,到处是欢歌笑语。从喧嚣的长安街,到宽阔的体育场;从雄伟的天安门,到远离市区的圆明园、八达岭……都将被一只只、一串串、一簇簇五颜六色的彩灯装扮一新,变得分外妖娆、分外迷人。

“嘭——嘭——嘭——”

“嘭——嘭——嘭——”

随着一声声震耳的礼炮声,辽远无垠的万里晴空,刹时成了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的大花园。红的,似牡丹;黄的,如金菊;白的,同睡莲;紫的,胜蔷薇……那么亮丽,那么鲜艳。一下子把狂欢的晚会,推向了高潮……

担负这次不同寻常的礼炮施放任务的,就是武警北京市一总队某部。不久前,笔者专程到郊区驻地采访,听到不少感人肺腑的事迹……

六月的北京,已是盛夏季节,气温常达30多度。火炉一般的骄阳,高高挂在头顶,挥汗如雨的的官兵们,在一排排绿色礼炮前,无遮无挡地进行着紧张练习。跑来跑去,跑前跑后,一个个猛虎下山似的。看起来,动作并不复杂,从礼花弹放置点到炮筒停放处,短短5米距离。炮手们一遍遍演练着弯腰取弹、拧下火帽、转身快运、擦火装填……几个单调、枯躁的动作。如果说开始还有点“新鲜感”的话,当每天10个小时,成千上万次这样没完没了地重复,会是什么感觉?什么滋味?

细心人曾经作过统计:炮手们每六天累计要跑50公里,负载5吨以上!

“预备——放!”一位身着迷彩服的上尉警官,手握秒表,俨如战场统帅千军万马的司令,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据介绍,这位中队长和这支礼炮部队一样,有着非常荣耀的历史,是个有名的“老礼花”,曾先后参加祝贺建国35周年、40周年、45周年、北京亚运会以及许许多多迎接外国元首的礼炮施放任务,多次立功、受奖。

不久前,正式领受了迎接香港回归的光荣使命,这正是梦寐以求的啊!他兴奋得一连几夜睡不着,制订方案、深入动员、提出措施、加班培训……为做到“保质保量”、万无一失,他想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好点子”,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比起现代复杂高深的军事技术,放礼花只是“小巫见大巫”而已。但要真正达到各项要求,也非易事。比如,按规定,每20秒钟放一发礼花弹,每小时即180发,这是铁板钉钉的“硬指标”。这样,指挥员就要在第17秒时发出“预备”口令,2秒后即第19秒时,发出“放”的口令。不能早,不能晚,必须做到“一秒不差”。

炮手们要在这短短20秒内,完成大大小小34个动作。从而使上百门炮、上千名炮手,动作一致,如出一辙。

礼花升空以后,除了颜色、图案不断变幻外,更要富有多侧面、立体感。东南西北,方方面面,从50米到400米,呈现出矮、低、中、高四个层次。

另外,品种的不断翻新、增加,也给他们带来不少困难。3年前,在首都欢庆建国45周年的焰火晚会上,就已突破300多个品种,象“阳光灿烂”、“锦绣天地”、“鎏金翡翠”、“五彩缤纷”、“一枝独秀”、“雪域兰花”等等,都曾给节日夜空,留下美好一瞬。这次,万众欢呼香港回归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礼花厂研制人员们,早就潜心设计、试制了许多新颖、别致、奇妙、迷人的最新的“香港之夜”等六七十种新品种,将在七一之夜,争先“怒放”,给首都人的节日增添无比欢乐。

目前通常用的“花炮”,几发打出后,炮膛就成了烤箱般;几十发打出后,炮筒外壳手都无法挨近。由于种种意想不到的原因,最令人棘手的“瞎炮”、“哑炮”尚难完全杜绝,它会直接威胁、危及人员场地安全。每名炮手,都清楚记得一个陌生而又值得骄傲的名字“李春生”。那是在欢庆建国35周年的晚会上,一颗礼花弹升空后,在30米高度突然坠下,如果爆炸,直径可达40米,而场地摆放九的十箱礼花弹,一旦引爆,后果不堪设想。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战士李春生置生死于不顾,箭—般飞奔过去,用脚将它踢出10米以外安全地带,尽管自己头发、眉毛都被烧焦,但战友安全无恙,晚会照常进行……

这支数以千计的礼炮大军,从最高指挥到普通一兵,个个都是“好样的”!为了圆满完成这次使命,有的推迟婚期,有的把亲人病故的电报悄悄藏起,有的提前结束住院治疗,有的连续高烧39℃不下“火线”……他们的心愿,他们的行动,凝聚成一句句朴实无华的强烈心声:

“为了迎接香港回归,再流汗、掉肉,值得!”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