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规范涉案物品处理工作
西安出台“涉案物品估价条例”
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新形势下,司法机关以及行政执法机关在办理案件和行政执法过程中,所涉及的物品越来越多,如何及时、准确、公正地对涉案物品进行估价,为司法机关公正办理案件和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执法提供价格依据,保护国家财产,维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对涉案物品的估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没有具体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在现实涉案物品估价中缺少统一的规范,存在着许多弊病,主要是:估价主体不明确,从事估价工作的机构和人员的资质审查不严格,甚至有的单位擅自对涉案物品进行估价、处理;有的单位估价不规范,方法不科学,结论不准确,致使司法机关办理案件没有可靠的依据;有的单位对涉案物品自己定价、自己处理、自己购买。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侵害了国家利益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有感于这一弊端,西安市物价局制定出《西安市涉案物品估价条例》,并于今年4月3日经市人大常委会第33次会议通过,5月31日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批准,自6月19日正式公布施行。该《条例》共有25条对涉案物品估价、变卖等内容作了具体规定。从而使该市涉案物品估价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据悉,该市正在抓紧制定《西安市涉案物品估价实施办法》等配套制度,使《条例》各项规定便于操作,促使《条例》真正落到实处。 (本报记者郝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