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6月26日
经济文萃
04

邮政业可否引入竞争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邮政主管部门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增加活力,如恢复邮政储蓄、引进特快专递、扩大集邮业务。但许多举措却都以企业自身利益为出发点,而对维护广大消费者利益考虑过少。

在物价相对平稳的1990年末,国家批准了第二次邮资调整,以解决邮政全行业亏损问题。最引起公众不满的是,在这次调价中竟把延续几十年的国内航空邮件种类给取消了,而且既未在发布新闻时提到,更未用其它任何形式说明。至今每天还有成百上千的人在邮局窗口碰壁,或者还在按贴上比平信高几角钱的习惯投寄已不能空运的航空邮件。

无论是从这次邮资的涨幅,还是按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树立行业新风精神,人们完全有理由要求邮政加快提高服务质量的步伐,现状是:铁路快车一两天能到的城市间(如哈尔滨、深圳至北京等)邮程常常要五六天;寄快件是为了快,却一律要加挂号手续;连特快专递也逐步退化,从南京到北京竟要三四天

用户以上意见,最多只能在窗口发几句牢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似乎尚未在这一领域贯彻,因为邮政业至今还是垄断行业。

如果邮政业对群众意见还不重视,国家是否也有必要允许引入竞争机制?比如,像铁道部一样,以恢复国内航空邮件为开端,重新取得用户的信任。

(《中国资产新闻》第103期邹漳文)

放大 缩小 默认